早前參與靜觀訓練時,導師曾分享過一個比喻:你有打過籃球嗎?我們用力將球向地面拍去的時候,球必然會反彈回來。愈用力,反彈的力度亦愈大。若不斷向反彈的球加諸力量,球必然會重重地反擊,擊痛我們,讓我們受傷。相反,若我們停止還擊,球雖仍自然地一上一落,但力量會逐漸減弱,終於冷靜下來。
球,好比我們的情緒,尤其是那些粗暴、專橫的情緒。當我們經歷了某事,引起了憤怒、激動,球便彈上來了。
例如身為老師,在課堂上看到學生的一些言行舉止,令你感到不受尊重,憤怒的情緒如球從地面焦急地彈上來,你會如何處理?又例如作為父母,看見子女甫放學便於電腦前玩個不停,激動的情緒恍如洪水猛獸,你會怎麼辦?
慣性即時回應 衝口而出傷人
很多時候,我們慣性地即時回應有關情緒,以保衛受攻擊的心。保護自己無對錯之分,只是自我防衛機制。但為了防衛,我們可能會衝口而出責備學生,可能破口大罵子女,於是我們粗暴地將球用力地擊回去。而對方亦同樣接收到被攻擊的訊息,而為了保護自己,很可能同樣粗暴回應事件。不少親子衝突的情況,就是因雙方被情緒蒙蔽了眼睛,腦袋裡只想將眼前那具威脅性的球擊退而致。
停止還擊,許多人都知道可以洗臉、打枕頭、聽音樂……讓自己冷靜下來。不過,如果我們能夠借情緒來臨的寶貴時刻,仔細觀察一下情緒,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1.什麼原因會讓某種情緒冒上來?外在的因素?還是出於自我內在?
2.不同的情緒會為不同的人帶來怎樣不同的身體反應?
3.你的思想反應會如何?行為又會怎樣?
4.什麼情況下,你面對那份情緒的自我感覺較好?什麼情況下較差?
處理情緒其實並沒有既定的準則,但當我們能夠習慣在情緒到來時處變不驚、冷靜觀察,我們便有更多的空間選擇一個善待自己及身邊人的回應方式,不須急於一時還擊卻傷害了自己。「家庭綠洲」的覺察與慈心訓練,有助你認識靜觀、覺察的技巧及好處,提升處理壓力及情緒的能力,詳情請瀏覽「家庭綠洲」網站。 (標題與小題為編輯所加)
撰文: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張湘英
電郵:familyoasis@hkfws.org.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