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圖)阿毛。(下圖)阿毛主演的《神奇女俠》
筆者不久前才正式認識賴恩慈(阿毛),那是就茼b年底舉辦的第1屆香港攝影節(HKPF),和這活動的搞手謝至德見面時,認識了project manager阿毛,還記得她當時穿上一身套裝,頗有行政人員的感覺,後來傾談時,才知道她一人身兼多職,project manager不過是其中一個「分身」,她除了是劇團「好戲量」的助理藝術總監,還是戲劇導師,而且也有參與一些拍片項目。
「現時除了幫忙HKPF外,7月前要完成一條短片,參加鮮浪潮短片競賽;之後要去巴西一回,因為有資助到當地考察;9月時又要開show;10月時便到英國修讀碩士課程。其實我已延遲了兩年才過去,資助我的機構也說不可以再拖的了。」阿毛說她沒有做過一份「正職」,「我一直都很忙,沒有時間搵工,我也不像是個喜歡待在office中的人啦。」
「我在浸大原本讀英文,在中學時有讀英國文學。上了大學後,成績其實不錯,但課程內容真的不能吸引我,真的受不了。到了第2年的首個上課日時,我覺得不可再這樣下去,所以立即走到電影系說要轉系。這轉系風波真的鬧得很大,但電影系的老師看到我不是因為成績差而轉系,我更說如果不批准,就寧願退學,後來終於在一星期內完成轉系程序。這件事可說是我的人生轉捩點,如轉系不成功,我或者會做個英文老師吧。」
堅持信念不怕艱辛
或者好像阿毛所說,她最大的特點是堅持,所以又叫「『懶』堅持」。「曾有一份功課,老師要我們用3日拍一套10分鐘的短片。我想以性工作者為主角,最後找到旺角的一間愛滋病關懷機構,跟隨他們的工作接觸性工作者,但老師知道我要拍這題材後,便立即反對,說做功課不如拍些簡單的,好像拍你父母親算了。」阿毛不理反對,繼續按自己意思行事。
阿毛還說,她是個喜歡體驗的人,或者因為這性格,在大學時不喜歡那些理論課程,所以剛轉到電影系時,成績也一落千丈,連老師也擔心,幸好後來都是上一些實用課程,成績又回勇了,最後獲浸大向教育統籌局推薦為傑出畢業生。
其實只要看她的資料,便發現她可真是個愛體驗的人,03年到南美洲考察,拍攝紀錄片《不是長毛不是切古華拉》,05年到印度參與第5屆婦女劇場節及作個人表演,07年獲資助到美國「三藩市默劇團」深造,同年又獲菲律賓教育劇場Youth Theatre Festival邀請到馬尼拉作個人表演……
另外,她還跟筆者說起在「好戲量」的小小回顧,從走上街頭,到被人批評,再到堅持下去,其實都是認為戲劇並不單止是好看的藝術,它能貼近生活甚至改變生活,即使仍有人抗拒街頭劇這種表演方式,甚至業界也有人不支持,的確令人無奈灰心,但因為一眾團員的堅持,由未被大眾認識,到今日也有一班支持者,這也證明這幾年的堅持沒有白費。
筆者問她對自己有何期望,以及有甚麼想做的事。「我其實想做一個令世界有炵o生的人,令其他人的夢想成真,好像協助第1屆香港攝影節成功開幕,另一個就是想到更多地方去體驗生活。」
「現時很多學校都找人用戲劇方式教不同的科目,如中文、英文、歷史、數學等,又或是純粹教表演技巧,那種我都OK的。」對於阿毛來說,戲劇不只可以在台上演,也可以在街上演;戲劇不只是演員表演,而是一種關心社會的手法及交流平台,當然也可以是一種教授學生的手段。因此,在舞台上、街頭上、課室內,甚至在外國的阿毛,都是對體驗的一種堅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