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當局指荼毒青少年 業界斥扼殺創作 港迷關注
香港動漫節舉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東京市政府早前提出修例,要求限制銷售和發行所有「對未成年角色作性描述」的動漫及遊戲,以保護青少年免受不良資訊影響。但建議引起業界反對,認為條文不清晰,並指會損害創作自由。爭議引起日本社會就動漫色情問題的廣泛討論;香港社會多年來深受日本動漫文化影響,故亦勢必引起香港動漫迷關注。 ■本報記者 余家昌
爭議法案名為「東京都青少年健全育成條例改正案」,在上月的市議會中,因佔多數議席的民主黨等反對而遭否決。不過,在野自民黨籍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已表明,會於9月重提方案,並重申方案的必要性。
政府狙擊業界「法律罅」
修例建議,將所有動畫、漫畫及遊戲中未滿18歲的角色定性為「非實在青少年」,任何對這類角色作性描述的作品,出版商及書店均應該自覺拒絕售予未成年人士,並應該與其他作品分開陳列。這正正觸及目前動漫界常見的「擦邊球」現象─利用暴露的畫面吸引讀者。
今年3月,以永井豪、千葉徹彌為首的著名漫畫家召開記者會,表明反對修例,又指「非實在青少年」中有關角色年齡判斷的界定含糊,當局日後隨時可以此為據,大興「文字獄」,扼殺創作自由。反對聲音還進一步壯大,越來越多團體、出版商參與,引起廣泛關注。
東京市政府遂於網上闡釋,明確指出「(《多啦A夢》)靜香入浴場面」等,不包括於修例針對範圍,並表明「非實在青少年」是指「明確講述年齡,或是明顯在中、小學上課,令人一看便覺得未滿18歲」的角色。但此舉反而令反對者更加覺得條文不清晰。
日學者憂美漫畫沒落翻版
反對修例的明治大學國際日本學系助教藤本由香里指出,自我審查導致美國漫畫工業沒落,同樣情況亦有機會發生於日本。她又指,「斬腳趾避沙蟲」式修例無助保障青少年,認為應透過教育指導他們如何處理色情資訊,才是正當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