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個人私隱問題近期在香港鬧得熱烘烘,但原來私隱外洩已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尤其在互聯網上。美國《華爾街日報》最近進行調查,發現用戶在瀏覽網站時,個人資料都會被安裝於電腦裡的追蹤檔案紀錄下來,這些資料甚至被追蹤公司當成商品販賣圖利,成為網上增長速度最快業務之一,報道更把個人秘密形容為「網上的新金礦」。
26歲的海斯-貝蒂居於田納西州,她喜歡的電影包括《每天愛你第一次》和《色慾都市》系列,喜歡瀏覽娛樂新聞和參與網上問答。她在網上的代號是「4c812db292272995e5416a323e79bd37」。
每千檔案售7.7元 追蹤檔刪後復活
原來海斯-貝蒂的電腦,不知不覺間已被紐約一家追蹤公司安裝了一個微細檔案,專門收集她在網上的一切活動,包括瀏覽了什麼網頁、搜尋過甚麼資訊等。該公司再將所有資料分門別類出售,例如「喜愛電影人士」類別,每1,000個檔案售1美元(約7.7港元),甚至可仔細分為「美國南部喜歡某電影的26歲人士」組別。唯一慶幸的是用戶名字是代號,而非真名。
Dictionary.com最危險 僅維基「清白」
追蹤技術並非新鮮事,但隨著技術進步,變得更具侵入性。《華爾街日報》聘請一間科技顧問公司,分析全美50個最多人瀏覽的網站,事後發現測試用的電腦竟被安裝了3,180個追蹤檔案,當中2/3都是追蹤公司的傑作。通常網站都不會提醒訪客,又或不知道此事。這些追蹤檔案主要是cookies、Flash cookies和beacons,也有一些更精密的檔案,即使被刪除了也可自行復活。
使用追蹤技術最厲害的網站要數Dictionary.com,登上該網頁一次,便有多達234個檔案下載在電腦裡,其中223個都是來自追蹤網上用戶的公司。由於追蹤技術日新月異,即使一些大型網站被裝置了追蹤客戶檔案也不自知。只有維基百科網wikipedia.org沒有安裝任何追蹤檔案。
報道指出,目前有超過100位「中間人」,包括追蹤公司和數據交易商以至廣告網絡,將個人資料轉售給廣告商,這門生意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有擔當中介角色的廣告網絡負責人聲稱,個人資料並沒不當使用,反而能給予互聯網使用者更好的資訊。他說:「當一個廣告正確地向著目標客戶,它不再是廣告,而變成重要資訊。」 ■《華爾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