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指數、用電量等一系列先行指標的回落,加大了市場對下半年中國經濟下滑的擔憂。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經濟學家分析認為,近期中央的各種表態表明,宏調政策基調並未轉向,下半年政策出台會更為慎重,短期內不會實施加息等從緊政策,但也未有政策放鬆的信號,中央希望在調控樓市與經濟增長中取得平衡。
中央冀提高宏調靈活性
在上半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政府在宏觀政策上做了一系列的部署。其中包括調控房地產,清理地方融資平台,以及出台政策貼完調控落後產能。隨著政策的逐步顯效,必然會帶來經濟下滑的陣痛,尤其是下半年將更為明顯。
針對下半年經濟走勢,近期中央頻繁表態。7月2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強調,無論是解決長期存在的體制性、結構性問題,還是解決經濟運行中突出的緊迫性問題,都要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前提下進行。7 月22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提高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學者料宏觀政策暫難大變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認為,從總體上看中央針對樓市以及地方融資平台清理工作下半年還將繼續,主要是採取行政手段的「點剎車」,對於加息等全面收緊的政策中央暫時不會考慮出台。另外,中央也不會出台類似4萬億元投資這樣的「猛藥」來單純保增長。中央還是希望在調結構與保增長中取得平衡。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也向本報表示,中央暫時對經濟下滑仍有較高容忍度,因此短期內宏觀政策不大可能出現明顯改變,但也不會有大力度的刺激政策退出措施。如果經濟繼續走緩,可能出現投資項目審批的加快,房地產方面的宏觀干預減小,貨幣政策方面除了年內不加息,不提存款準備金率,還可能放鬆流動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