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從事經濟研究的關係,梁海國對宏觀經濟,特別是出口情況的了解往往較一般市民更全面和深入。有如此優勢,梁海國在個人投資上,會否較為進取?答案卻是相反,梁海國說,因為了解經濟情勢往往變幻莫測,知風險故懂得避險,故此梁海國自問是保守型投資者。目前逾一半投資在固定收益投資,即債券和保險,其它部分包括成份股股票、基金及外幣。
投資心得 唔信貼士
「經濟師唔會有水晶球,但卻有倒後鏡,學識前人經驗,學懂不要貪心,不會用借錢去投資。我的投資心得:從不會亂來,審慎及唔信貼士,一句話好重要,小心利大本無歸。」他說,現在已不需要為生活而工作,故可保持不貪心及過簡單生活的心態,只求投資一年回報達5-7%,已經心滿意足,不想成為金錢的奴隸。
今年已58歲的梁海國表明,打算2-3年後退休。至於退休後的計劃,他說,有太多事情想去做,想用人生剩餘的時間去幫助有需要之人,可能考慮去短期宣教,或者做義工。同時,他亦希望利用退休時間,好好反省人的意義和價值、人與神、人與天地之間的關係。
3年後退休 出書宣教
另一心願是出書,但卻不想再與經濟有關,因為職業關係已經與經濟打交道三十多年,「再講經濟又有乜意思?」。相反,希望透過寫文章,來分享個人對世事的看法。他說,由於現時仍掛著貿發局首席經濟師這個身份,即使講明是發表個人意見,亦很易給外界以為是貿發局的立場,只好等退休才發表個人觀點。
至於退休後著作的內容,他想到一個較少人留意的題目:「資本主義與基督教的精神」。他對這個題目很感興趣,因為其個人相信市場經濟,但市場經濟又要如何才能與基督教教義互不排斥,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題目。此外,他還有意在退休後,修讀哲學,但坦言未知何時才能成事。
03年沙士 最為難忘
在貿發局任職多年,其中一件最難忘之事是03年香港出現「沙士」,雖然當時港人仍可以自由進出外國,但對香港人參加當地的展覽卻限制多多,當時世界最重要的瑞士巴塞爾鐘錶展,雖然准許港人進入會場內,卻不准港商參展,令香港鐘錶商大失商機。同時,由於「沙士」的影響,當年很多外國商人取消來港商談生意,一時之間令香港的營商氣氛跌至冰點。梁海國說,當年貿發局傾全部人手想盡辦法為助港商突圍而出,最後大家想到用網上資訊來維持港商與外地的聯繫,進行網上商貿洽談,以減輕「沙士」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