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粵劇界的新進編劇鮮有戲班出身,不懂「介口」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構思和安排故事情節就屬於「腦袋運動」,好與壞純屬個人的天份及修養。著名編劇家葉紹德在世時常對我說,由於他不是「紅褲子」出身,對「介口」和「古老排場」未必完全掌握,不時要向老倌請教。
但是,德叔在場口鋪排和撰辭度曲兩方面非常專業,劇本到老倌手上,「可演程度」非常高,不必來個翻天覆地、死去活來的修改。
我個人認為粵劇仍未脫「唱演故事」的表演形式,故事有新意,情節具備「情理之內,意料之外」的戲劇效果,劇中人物塑造得呼之欲出,凡此種種加上演員的精彩演繹,便是一劇能否被觀眾受落的基本因素。
本地粵劇界的新進編劇最弱是故事創作,這或許和他們非「創作人」出身,只因喜好粵曲和粵劇,進而嘗試編寫劇本有關。就情節方面而言,新進編劇的劇本毛病有三:毛病一,故事情節平淡,演員大唱特唱,卻沒有感人篇章;毛病二,情節犯駁,人物性格不統一;毛病三,要表達的意念太多,無法成篇,落得草草收場。
至於老倌撰寫劇本,雖然符合格式,但構思故事時受習性的約束,很難創作出不落俗套的作品,詞藻運用也見匠氣。
近年亦有話劇編劇撰寫粵劇劇本,故事不錯,卻由於沒有「介口」和「排場」,看來不似粵劇,我給它一個新名字,叫「粵曲歌劇」。
所以,我才提出由跨界別(話劇、電影、電視、作家等)的人才構思故事情節,老倌設計場口,撰曲人負責歌唱部分,正是優勢互補,或許能寫出三、五個優秀的新劇。
當然我不會忘記「三個和尚無水食」的古訓,只是「事既無奈何」,希望另闢蹊徑罷了。 ■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