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戲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戲曲視窗:集體創作粵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27]     我要評論

 本地粵劇界缺乏編劇人才,因此新劇寥寥可數,水準不高。但培訓編劇人才決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粵劇前景不明朗,很難吸引具才華的人投身粵劇編劇行列。

 我是因參加廣播劇編劇訓練班而加入廣播界,好好歹歹也算編劇出身。以我所見,各種戲劇中,以粵劇對編劇的要求最高。粵劇編劇須懂撰曲、鑼鼓、介口、排場、行當,還要構思故事、創造角色,對中國歷史、民間故事最好有相當的認識。簡單地說,粵劇劇本要具備「唱情」和「劇情」兩大元素,才算及格。

 近年在本地欣賞到的新劇,除了由老倌執筆的劇目外,大部分都是未成熟的作品。新進編劇多是撰曲出身,所以多重唱段,少用口白,也不考慮演員的台位調動,結果使粵劇變成歌唱劇,老倌鮮有表現功架的機會。有些編劇想通過劇本表達的主題繁多,場口轉換匆匆,完全不理會劇情推進發展是否合理,演員唱曲能否徐疾有致,演員演得吃力,觀眾看得辛苦。當然,有部分編劇連曲也撰不好,或辭藻堆砌,或音律不和,相信老倌排練時,已是叫苦連天。

 由老倌執筆撰寫劇本是短期解決編劇荒的唯一方法,因為懂得粵劇的規範,編出來的劇本鮮有要大幅度修改才能放到舞台上演出。但本地老倌具文化修養的不多,加上編劇報酬微薄,相信不會有老倌願意改行做全職編劇。此外,編劇須具創意,演藝精湛者未必創意十足,所以培養全職的編劇人才才是長遠的解決辦法。我撰寫劇本,最怕遇上「集體創作」,因為「撞橋會」上眾說紛紜,根據他們建議整理出來的劇本只是一盤「大雜燴」,鮮有個人的作品風格;不過「集體創作」可能是解決新劇數量少、質量低的方法之一。「集體創作」在粵劇史上也有光輝的日子,上世紀三十年代「薛馬爭雄」,兩位粵劇巨擘便曾組織編劇組,親自帶領一眾組員進行集體創作。我提議的「集體創作」和薛馬兩位成立的稍有不同,編劇組最好能夠延攬作家和其它界別的編劇,參與劇本故事的創作,再由老倌設計場口,撰曲者撰寫唱段和口白。「三合一」編劇有甚麼好處,下回再談。 ■葉世雄

相關新聞
勤力排練絕不錫身 青年演員武戲專場發放活力 (2010-07-27) (圖)
戲曲視窗:集體創作粵劇 (2010-07-27)
港人演越劇 老戲出新彩 (2010-07-27)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0-07-27) (圖)
舞台快訊 (2010-07-27) (圖)
半途出家 更下苦功 男花旦趙震宇八月新光登場 (2010-07-20) (圖)
戲曲視窗:粵劇樂隊的不足 (2010-07-20)
《遺恨長生殿》終面世 (2010-07-20) (圖)
舞台快訊 (2010-07-20) (圖)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0-07-20) (圖)
融合不同舞台藝術 梁漢威再創新劇《遺恨長生殿》 (2010-07-13) (圖)
戲曲視窗:更新粵劇舞台設計概念 (2010-07-13)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0-07-13) (圖)
舞台快訊 (2010-07-13) (圖)
蓋鳴暉將演新戲《花木蘭》鳴芝聲今年暑假最進取 (2010-07-06) (圖)
戲曲視窗:影響視覺的舞台裝置 (2010-07-06)
廣東陸豐正字戲演藝純樸 (2010-07-06) (圖)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0-07-06) (圖)
舞台快訊 (2010-07-06) (圖)
新編粵劇《療妒羹》笑料不絕 (2010-06-2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戲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