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戲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戲曲視窗:歷史劇非歷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8-10]     我要評論

 既然談開粵劇的劇本問題,也想討論一下個別粵劇老倌或編劇強調劇本的情節要與歷史相符合的主張。

 以歷史為題材的戲曲劇目真是多不勝數,但絕大部分不是採自正史。野史、傳奇、傳記、筆記小說、民間傳說等文學載體才是戲曲題材的寶庫。

 如果撰寫與三國相關的劇本,以正史《三國誌》為藍本,周瑜是一個老人,孔明卻還是盛年,試問一齣《三氣周瑜》又怎能描繪周瑜「雄姿英發」和孔明「羽扇綸巾」呢?為了增強戲劇效果,古代說書人已懂得改變二人的年齡,讓年齡和性格配合,使他們的形象更突出。這是塑造戲劇人物的典型手法之一,所以要求戲劇符合真實的歷史,只是說者想誇耀自己對歷史的認識,又或是本身不懂戲劇的本質。

 當然,一些不影響情節的資料,例如劇中歷史人物的稱謂、地名、官銜等,應該盡量避免錯誤,人物的倫理關係也須小心處理,否則容易出現「張冠李戴」的笑話。

 我在網上看過一篇由解璽璋撰寫題為「《德齡與慈禧》:看慈禧談情說愛」的劇評,其中一段是說要讓戲劇家從審美角度來處理戲劇人物:「戲劇家也有他的歷史觀,他們在對待歷史或歷史人物採取什麼態度的問題上,歷來也是壁壘分明的。但有一點我想應該不會有衝突,戲劇和歷史是兩個不同的範疇,戲劇真實和歷史真實更建立在不同的標準之上。1823年,司湯達寫作《拉辛與莎士比亞》,是要打破古典主義的教條對戲劇的束縛,他所提出的『深刻情感所必須的那種幻想深度』,作為戲劇的審美要求,或者也可以給我們以啟發,從而打破歷史教條強加給我們的約束。」■葉世雄

相關新聞
手術後首度復出 陳劍聲演名劇會知音 (2010-08-10) (圖)
戲曲視窗:歷史劇非歷史 (2010-08-10)
薛覺先早年在港辦學濟民 (2010-08-10)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0-08-10) (圖)
舞台快訊 (2010-08-10) (圖)
為粵劇灌注不同元素 《德齡與慈禧》載譽重演 (2010-08-03) (圖)
戲曲視窗:新進編劇的弱點 (2010-08-03)
陝西月底辦秦腔藝術節 (2010-08-03) (圖)
舞台快訊 (2010-08-03) (圖)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0-08-03) (圖)
勤力排練絕不錫身 青年演員武戲專場發放活力 (2010-07-27) (圖)
戲曲視窗:集體創作粵劇 (2010-07-27)
港人演越劇 老戲出新彩 (2010-07-27)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0-07-27) (圖)
舞台快訊 (2010-07-27) (圖)
半途出家 更下苦功 男花旦趙震宇八月新光登場 (2010-07-20) (圖)
戲曲視窗:粵劇樂隊的不足 (2010-07-20)
《遺恨長生殿》終面世 (2010-07-20) (圖)
舞台快訊 (2010-07-20) (圖)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0-07-2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戲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