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說期望西九小戲場可成為向青少年推廣戲曲和成為他們表演場地的戲曲實驗劇時,請我吃早餐的朋友隨即回應:「那不就是黑盒劇場!」
我進過的黑盒劇場真是名符其實,整個劇場都髹上黑色,四周是觀眾席,表演區在中間。很多時候,中間不設舞台,表演者就在平地上演出。正如我曾經說過,觀眾欣賞戲曲,最差勁的座位是從高處望下,因為演員的線條美和造型美因「壓縮」和「矮化」給破壞無遺。雖然西九小劇場的座位較少,觀眾和演員的距離不太遠,影響不如大劇場嚴重,但若以培養觀眾正確欣賞戲曲身段和做手的角色來說,「四面台」便不是好選擇了。
我提議西九小戲場設置可移動的觀眾席,舞台也應是組合式,可移動,也可拆卸。如此靈活,中、小學生演出時就可擺設傳統的「三面台」,觀眾席的高度不超越演員站在舞台上的頭部,觀眾由仰角至平視看演員的表演動作,線條和造型便自然得多,英雄人物舉手投足的氣勢也更突出。
對於喜歡創新的朋友,組合式的小劇場給他們更多發揮的機會。他們可以根據劇情的需要,設計適合的舞台,「三面台」、「四面台」、「中央舞台」,或把整個劇場融入劇中,觀眾也可作為戲劇的一部分,例如一些戰亂、遊行、說書等場口便是最佳的例子。傳統戲曲劇場的特色是「一片空台、上下靈活」,而西九小戲場能做到「有台無台、八方靈活」,以「無形」作「有形」,自然是搞戲曲實驗劇的第一劇場。
當然,西九小劇場還有一個可賺錢的途徑,就是租給戲班排練。香港寸金尺土,戲班想找一個樓底高的地方排練,非常困難,如果西九小劇場租用率不高,讓戲班租用來排戲,也算為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盡一分力。 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