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龍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黃華強。
採用可再生能源無疑提供潔淨的能源,更重要的是可減少使用非再生能源,減低石油、煤轉化成動能時的碳排放,但亦因為可再生能源取之不盡,難免令人有肆意耗用資源的念頭,這也是龍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簡稱「龍源」)總工程師黃華強擔心的地方。龍源在本地研發可再生能源設備,包括風力發電、動力發電和太陽能板系統等。他四出推廣可再生能源設備的同時,亦為企業制定減低耗電量的方案,為的就是戒除大眾容易養成浪費能源的習慣。
起初成本高 長遠實划算
為了吸引更多人使用可再生能源裝置,兼負研發工作的總裁Lucien Gambarota亦不斷作新嘗試,改良設備和減低成本(經歷過研發太陽能裝置、海浪發電和人力發電後,現在主力研發風力發電裝置,吸引企業使用可再生能源設備,減低污染)。而且所需設備都在香港工場裝嵌、聘用本地有技術和經驗的工人,支持本地社區就業市場。
黃華強說,公司同時著重設計及教育兩大範疇。設計方面有小風車發電系統、水動力系統等,而教育方面,則會到學校展示教學工具來推廣,令學生明白如風力發電的原理,甚至會到商業機構作免費講座,以及在大型活動中作展示和為活動提供發電裝置,向外宣傳可再生能源設備。
黃華強表示,他們跟有意合作的公司洽談時,不單止探討設計如何配合公司的運作,還嘗試減少公司的能源消耗,以較低的能源維持原有的運作,為環保出一分力。「其中一個簡單方法就是使用LED燈,由於它沒有傳統電燈泡那樣,耗了部分能源在熱力上,所以相同亮度,LED燈所耗能量較少。用電量降低,亦即所耗能源也減少,公司變相是減少了這方面所需的開支。」
他說有專賣眼鏡的商舖客戶作嘗試,一間用上LED燈,另一間則依舊使用傳統燈泡,發現前者的耗電量只是後者的四分之一而已,成本雖然頗貴,但長遠始終是值得的。
按環境改良 增設備效益
香港的地域風力不是很強,黃華強指天文台在08年前的平均風速紀錄為每秒5.53,加上高樓大廈密集,利用風力來發電的效能不太理想,若使用大風葉風車,產生的能量也有限,所以06年開始積極研發微風發電,以速度產生電能,非純以扭力來發電,並改良風車成為現在看到的小風葉設計,即使是微風(每秒0.8至1.3米)亦能推動,比以往大風車需要每秒5至6米更容易。
設備還要顧及安全,黃華強說風力場裡的風車轉動產生高頻音量。「風車後10米範圍是影響範圍,長期在該範圍內,耳內垂會受影響,間接影響人體健康。所以現時自行研究的微風發電設備都是用膠轆,減低噪音。」他說在房協轄下的部分屋h都有安裝微風發電的裝置,微型風車甚至有不同設計,如組成簡單字母組合的,也有像樹形的設計,設計具彈性。
學校有意推行,但畢竟財政支出有限,學校安裝120把小風車組合需10多萬元。而商業機構雖有預算,但會考慮所受的限制以及公司形象,所以黃華強認為在政策上仍需更多支援,才能吸引大眾轉用可再生能源,「即使最簡單的垃圾分類,仍未能全面在本地所有屋h實施。相比之下,日本注重教育,在垃圾分類上做得好,居民會自動把垃圾分類,值得借鏡學習。」要令更多市民受惠,繼續研發有望能降低設施的成本價,距離這個目標仍有一段路程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