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頓珠的作坊工人正在打佛像。 網上圖片
——「匠人之鄉」西藏昌都見聞
今年48歲的頓珠打佛像已經有30多年。頓珠羅布家的佛像製作手工藝傳了三代,從父親仁增貢布開始,現在已經傳到了孫子輩。頓珠的體會是,「打佛像」的人越來越多了。
因為要用小鐵錘一點一點在銅板上敲出各種造型的佛像,頓珠把這種高難度的手工技藝稱為「打佛像」。而他家的打佛像工藝,早已聞名遐邇。
藏東昌都地區是西藏的東大門,與四川、青海、雲南等內地聯繫緊密,位於昌都鎮以北120多公里的嘎瑪鄉,是昌都著名的手工藝走廊,打佛像、唐卡繪畫、藏飾品製作等遠近聞名。嘎瑪鄉更被西藏自治區命名為西藏手工藝藝術之鄉,人稱「匠人之鄉」。
頓珠家就是這裡的重要一員,他的家在嘎瑪鄉比如村,是村中大戶,19口人中,有6人從事打佛像,加上僱工,總計10人從事這項工作。
佛像比以前厚
頓珠介紹,打佛像的工序一般分為敲、焊、燒,作坊裡的人各有分工。首先要在銅板上畫出佛像來,然後手拿銅板墊在非常小的鐵砧上,一點一點敲出凹凸的效果來。
打佛像一般按照佛像高低收取手工費。佛像每20公分高,收取手工費1,500元人民幣,至於做佛像的銅板則由預訂方提供。頓珠說,他們一年能做的5米高佛像有8個左右。
「現在打佛像跟過去不一樣了,數量大多了」,頓珠說,以前寺廟不開放,很少有人打佛像,現在寺院開放了,寺院需要的佛像也多了,而且,老百姓收入高了,有了錢才能打佛像,買佛像的人越來越多。買佛像的人可以把佛像送給廟裡,也可以請到家中經堂供奉。「過去除了少部分富人外,大部分人打的佛像數量少、銅板也薄;現在的人能夠買比較厚的銅板,所以現在打的佛像比以前厚多了。」頓珠說。
打佛像打出品牌
和燒製瓷器、陶器等在器物上留下記號的做法不同,頓珠說打佛像絕對不會在佛像上作自家的標記。但是,頓珠有一個確立自己工藝品牌的想法。「上次清華大學的學生到這裡來,也給我提出了要樹立一個品牌的想法。」頓珠目前的想法是先在村頭樹一塊牌子,向來訪者介紹自己的工藝。
至於未來的打算,他說,去年家裡花了七八十萬元,買了一輛豐田V8的越野車,他說最多兩年時間,就能把這個錢賺回來。「如果將來錢多了,想重新裝修自家的房子。」 ■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