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同為「腦退化症」患者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教授(中),在妻子黃美芸(右)的陪同下,出席「痴呆症」正名賽頒獎典禮。香港文匯報記者嚴敏慧 攝
——小五生外公染病感受深刻 作品奪標全港採用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敏慧)「老人痴呆症」患者,往往被人誤解有神志不清、精神問題等,以致有患者怕遭歧視而諱疾忌醫。為消除歧視及疑慮,香港賽馬會耆智園發起「痴呆症」正名比賽,最終由一名小學五年級學生陸子庭提出的「腦退化症」,擊敗逾1,300個中學組、公開組參賽作品成為總冠軍,獲衛生署、醫管局等逾18個政府部門與機構由昨日起陸續採用。陸子庭已過世的外公生前亦患「腦退化症」,他表示外公只有記憶退化,四肢仍然靈活「行得走得」,認為「痴呆症」實為不恰當的名字,冀新名字能改變公眾觀感,讓更多人正視此症。
就讀寶血會思源學校小五的陸子庭,成為「痴呆症」正名比賽的總冠軍,他所創作的「腦退化症」成功從「腦還童症」、「高錕症」等逾1300個作品中脫穎而出,獲評判團垂青。正名比賽主辦單位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表示,「腦退化症」病名中性,能準確描述病因,即病症由腦退化引起,智能衰退只是患病後果。他解釋,一般醫生向患者解釋病況,亦會以腦退化等字眼解釋,因為年紀漸老總會退化,病人較容易接受,相信日後使用新名字會更直接易明。
痴呆惹反感 以為精神病
郭志銳續稱,過去使用「痴呆症」這個病名時,不少病人及家屬會覺得反感,擔心會被人以為患上精神病,其實很多早期病人猶如正常人,說話清晰有條理,病徵只是記性較差、容易迷路等,用「痴呆症」形容並不適合。至於公開組及中學組冠軍得主的作品同樣是「智退症」,卻未能「終極」勝出,郭志銳解釋,「智退症」用字較深,怕長者不易明白,而且智力像是可靠自我能力提升,容易予人沒有做足預防才會令智力退化的錯誤感覺,反而會為病者造成壓力。
忘記回家路 短片觸創思
11歲的得獎者陸子庭則表示,創作出「腦退化症」沿於自身經驗。他表示,去年耆智園到學校舉行講座,席上播放一段有關長者忘記回家路的短片,令他憶起外公亦曾因患上「腦退化症」,外出買飯後迷路的經歷。
他表示,那時候外公只是腦退化,但四肢活動健全,故他靈機一觸創作「腦退化症」這新名字。他續指,以往並不喜歡用「痴呆症」形容外公的疾病,雖然外公到最後只認得部分親人,但顯然並非「痴呆」。其母王女士則指,照顧「腦退化症」患者相當辛苦,希望日後港府及相關組織能為照顧者提供更多支援。
預計25年後 腦退化28萬人
香港人口老化加劇,中文大學較早前推算至2036年,「腦退化症」患者將由目前的逾7萬人增至28萬人。郭志銳表示,為應付社會需求,現時正計劃加強社區支援服務,在各區建立社區支援中心,為初期病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教育、輔導及資訊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