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淑環、歐陽子瑩)審計署揭出直資學校財政、行政管理的糊塗賬,反映教育局並未充分履行監管學校之責。按照當局規定,牟利學校不能參與直資計劃,但審計報告指,截至本年中,仍有5所學校屬牟利性質;多所學校尚未與教育局簽訂辦學團體服務合約或校董會或法團校董會服務合約,延遲簽訂情況更高達9成,最長拖延9年。
當局規定,直資學校必須為非牟利性質及自置校舍,不過,審計署指直至今年6月,仍有5所學校屬牟利性質,2所學校仍租用校舍辦學,當局卻未有積極跟進。另當局亦規定,直資學校如獲分配校舍或指定資助金額以改善校舍,校方均須與當局簽訂辦學團體服務合約,但報告指直至本年中,仍有5所學校仍未簽妥;在簽妥的學校中,亦發現有違反合約條款的情況。
直資學校在開辦後1年內,校董會或法團校董會須與教育局簽訂服務合約,以履行職責及義務,但審計署亦發現,只有4所學校在限期內簽訂合約,其餘36所、即9成學校均延遲約2個月至9年不等,甚至有13所學校至本年中仍未簽訂,完全無視教育局的規定。
審計報告亦批評,教育局並未為直資計劃內的國際學校向財委會呈交資料文件。國際學校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於04年9月已獲當局批准加入直資計劃,但教育局並無向財委會呈交文件,審計署促請當局處理事件。
油尖旺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劉李偲嫣有1名兒子就讀直資中學,她指直資學校的行政並不透明,不少學校甚至對有意了解學校情況的家長採取不友善態度或拖字訣,剝削家長的知情權。她指教育局應汲取經驗,成立專責小組,加緊監察直資學校的各項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