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熱點透視:限價令抗通脹成效存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19]     我要評論

路透專欄撰稿人顧蔚

 由於憂慮逾兩年來最大幅度的物價上升,中國政府擬對部分蔬菜限價以控制通脹。但中國和物價控制兩者之間的過往歷史可不令人滿意。限價舉措將鼓勵囤積,打壓生產並導致短缺。所以當這個消息11月16日滿天飛時,上證綜指大跌4%也就不足為奇了。

 食品和房地產價格是麻煩製造者。10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4%,主要原因就是食品價格。食品在衡量CPI的商品籃子中佔到三分之一的比重。北京當局已自兩年來首次加息,並通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回收更多資金,但收效甚微。

 計劃經濟中控制物價相當容易。但目前,中國擁有數以千萬計的私營超市和市場交易商。要控制超市貨架上的商品價格,可不像控制汽油價格那麼的容易,因汽油只是來自兩家國有石油巨頭。零售商將尋找多種方式來保衛他們的利益:中國在2008年對方便麵進行限價時,生產商就把麵餅做得小一點。

 外部力量亦在影響物價。中國2010年全國最低工資最多上漲了30%,這也是中國越來越富有的過程中自然的一環。全球油價較金融危機時創下的低點已上漲一倍,但中國只能被動接受全球原油價格,而無法對其定價。

 最終,不知道誰會為這個成本來買單。如果超市商被迫下調價格,那他們就可能轉而去壓榨其供應商,也就是中國的農民。政府又可能因此去補貼農戶,而此補貼最終又要由納稅人和儲戶來支付。否則,農民們將種植更有利可圖的農作物,這又會對未來供給短缺埋下伏筆。

問題的根源在於貨幣

 西方國家的寬鬆貨幣政策扶助推高全球貿易品價格。而去年中國自身28%的貨幣增長量也正開始影響消費者的錢袋子。限價非但不會解決問題,更有可能愈發讓人覺得政府不願採取更多緊縮措施。這將為本就糟糕的形勢雪上加霜。

相關新聞
國基會憂港通脹升溫 獻四招抑樓泡 (圖)
力撐聯匯 稱與通脹無關 (圖)
專家解讀 學者:脫u調控樓市作用有限
財爺:保持警覺 應對量寬挑戰 (圖)
人民幣暫不納入SDR (圖)
資源股絕地反彈 港股勁升423點 (圖)
昨日升幅顯著股份
財經解碼:升市成交縮 反彈後或再尋底 (圖)
中銀:港可作熱錢緩衝地 (圖)
傳工行擬購韓光州銀行
內地最快今日加息? (圖)
企業盈利上升 美盛:美經濟非想像中差
莎莎盈利增42% 送紅股 (圖)
維他奶:本港市場或來季加價 (圖)
華創首三季溢利增1.4倍
東亞首錄人幣境外直接投資結算
泰企擬併和電泰國業務
港下月初連辦兩博覽
花旗華夏合推中國基金 募資最多1億美元
武漢天地購物中心奠基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