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神州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不怕苦就怕沒機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25]     我要評論

——黨報調查三千萬弱勢群體

 像肖啟仙、張中周這樣的弱勢群體,還有很多,有的處境比他倆還困難。按照2009年確定的人均年收入1,196元的標準,我國還有3,597萬絕對貧困人口。

 張中周眼下想得最多的是自家的茶葉上市後能否賣上好價錢,兩個孩子接下來上大學的學費能不能多減免些,自己和老伴的身體能不能好一點。對於一個正在脫貧過程中的農村家庭,實在經不起一點意外和風浪。萬一家裡人誰要住一次醫院、動一次手術,張中周肯定就得回到那種愁吃愁穿甚至到處借債的日子。「真的想穩定脫貧。辛苦了大半輩子,也該過幾天穩當日子了。」

低保跑不贏物價

 「現在的物價漲得太快了,以前買的最多的大白菜從2毛錢1斤都漲到1塊1毛錢了。」肖啟仙說,眼下,自己也不奢求什麼,就是希望低保金能隨著物價的上漲逐步提高,這樣就能給自己買份大病統籌險和養老保險。由於實在拮据,55歲的肖啟仙,硬是沒捨得花錢買這兩份保險。但隨著年齡增加,肖啟仙真擔心有一天連擺地攤都幹不了,那時沒有任何養老保障的她該怎麼辦。

弱勢盼技能培訓

 曾經的下崗職工胡常躍認為,對於弱勢群體,最重要的是給他們改變的機會。1998年,胡常躍從雲南滇中化工廠下崗後,吃過低保、受過親友接濟,後來創業開書店,安置了多位下崗職工就業。「絕大多數下崗工人都希望自給自立,只是原來工作內容單一,技能不突出,不知道往哪方面努力。」作為一個「過來人」,胡常躍特別希望政府聯合企業,根據市場需要給弱勢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幫助他們順利再就業。「公益性崗位應盡量多照顧那些再就業困難的『4050』下崗職工。」胡常躍說。

 「貧困只是弱勢群體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一種表現,發展能力差、發展機會少是他們弱勢的普遍性原因。」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馬龍龍告訴記者,只有針對這兩方面著手,才能有效改善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這就要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讓他們獲得更多工作和發展的機會,更充分地參與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四之二)  ■摘自《人民日報》

相關新聞
山東出土元青花瓶 世存僅十 身價過億 (2010-11-25) (圖)
庚申猴票市價首度破萬 (2010-11-25)
不怕苦就怕沒機會 (2010-11-25)
內地首台辦證機器人現身泉州 (2010-11-25) (圖)
新婚女子家暴亡 曾8次報警 (2010-11-25)
國產變形金剛 (2010-11-25) (圖)
網傳虐兔視頻 牽出虐畜團夥 (2010-11-24) (圖)
神農架現不明毛髮 物種成謎 (2010-11-24) (圖)
滿章世博護照拍2,800元 (2010-11-24) (圖)
千年虎丘塔 全面「體檢」 (2010-11-24)
兩岸盛世 (2010-11-24) (圖)
黨報調查三千萬弱勢群體 (2010-11-24) (圖)
重慶婦手機充值 50萬驚變50萬 (2010-11-23) (圖)
滬農民工「深造」工商管理 (2010-11-23) (圖)
500公斤超大景德鎮瓷缸亮相 (2010-11-23) (圖)
李可染《長征》成交逾億 創近代作品紀錄 (2010-11-23)
矮馬選秀 (2010-11-23) (圖)
父親獄中信 點醒癱瘓兒 (2010-11-23) (圖)
豪購62架飛機 川老板:「以後買機像買菜」 (2010-11-22) (圖)
時薪千元聘床模 反嚇走顧客 (2010-11-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神州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