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神州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黨報促予草根向上流動渠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就業過程中「背景」作用,使得「民二代」無法改變貧窮命運。 網上圖片

——《人民日報》調查三千萬弱勢群體

 低收入者的日子難過,要為吃穿精打細算,為孩子上學犯難,怕家人生病、怕小窩遭拆遷。但最怕的還不是這些,而是沒有太多改變的希望—窮成為窮的原因。

 家境貧寒,如何改變命運?概括起來,主要渠道不外是兩種:打工或讀書。而這兩條路走起來似乎越來越難。

二代農民工難融城市

 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近2億農民工中,二代農民工已佔到近一半,他們的父母幾乎都是農民或農民工。由於農民工工資長期徘徊在較低水平,社會保障制度對農民工的覆蓋面極為有限,因此,二代農民工雖然比父輩有著更強烈融入城市、改善生活的願望,但現實中他們依然和父輩一樣,出大力、流大汗,拿著微薄的收入。

 他們擔心的甚至更多—北京、廣州等城市相繼提出要限制低端勞動力,減少小企業小門店所吸納的流動人口,清理其聚集的「城中村」。城市門檻的提高,進一步減少了農民工扎根城市的可能性,壓縮著他們改善生活的空間。

貧困大學生難躍龍門

 2009年,全國高考棄考人數達80多萬,其中絕大多數是農村學生。近年來,高校收費成倍增長,與此同時,農家子弟所佔比例卻在不斷下降。高昂的學費,讓低收入家庭望而生畏。而伴隨著就業過程中「背景」、「關係」、「人脈」的作用日趨加強,「畢業即失業」、「沒關係找不著好工作」,更讓許多貧寒人家在衡量「成本—收益」後不得不作出更為現實的選擇——放棄繼續接受教育的機會。這更降低了由社會底層向更上階層流動的可能性。

 家裡窮——孩子接受不了良好的教育——找不到有發展潛力的工作——收入低、過著和父輩類似的生活。當窮成為窮的原因,最讓身處其中的人感到難過。

 展望「十二五」,他們和其他人一樣期待著過上更好的生活。實現這一點,單靠財政增加投入是不夠的,關鍵要鼓勵每個具體的家庭和個人通過自身奮鬥改變生存狀況,並為這種改變提供一條暢通的渠道。

 暢通渠道是一項更為繁雜的系統工程。無論是打破城鄉分割的壁壘、減少戶籍對勞動力的束縛,還是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化分配製度改革,每一項都需要破除許多利益障礙。這些工作,可能遠比每年撥多少錢扶貧、逢年過節送溫暖等要複雜、麻煩,但卻會真正給弱勢群體以希望,讓他們有奮鬥的動力,也使社會更有活力。(四之四,完)  ■摘自《人民日報》

相關新聞
36年前發現國寶 環衛工挺身討「名份」 (2010-11-27) (圖)
裁縫研防盜錢包 被偷會「尖叫」 (2010-11-27) (圖)
亞運聯手金庸 發郵票弘武術 (2010-11-27) (圖)
網傳「減肥神圖」 專家質疑 (2010-11-27) (圖)
拳打腳踢舒壓 大學設「宣洩室」 (2010-11-27)
黨報促予草根向上流動渠道 (2010-11-27) (圖)
網友炮製最牛派出所諸葛亮當所長 (2010-11-26) (圖)
84斤「鱉精」會聽人話 (2010-11-26) (圖)
兒童免票身高提高至1.2米 (2010-11-26) (圖)
河南挖出15斤巨型野山藥 (2010-11-26) (圖)
黃山百株古樹 獲數字化保護 (2010-11-26) (圖)
專家倡政府多承擔扶貧 (2010-11-26)
山東出土元青花瓶 世存僅十 身價過億 (2010-11-25) (圖)
庚申猴票市價首度破萬 (2010-11-25)
不怕苦就怕沒機會 (2010-11-25)
內地首台辦證機器人現身泉州 (2010-11-25) (圖)
新婚女子家暴亡 曾8次報警 (2010-11-25)
國產變形金剛 (2010-11-25) (圖)
網傳虐兔視頻 牽出虐畜團夥 (2010-11-24) (圖)
神農架現不明毛髮 物種成謎 (2010-11-2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神州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