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紫江教授稱鳥類遷徙是最驚心動魄的壯舉,鳥類為了生存繁衍百折不撓,讓人動容。
因鳥兒年年遷徙皆從此經過,鳥道雄關附近的村村寨寨 「捕霧露雀」的習俗,已保持了上千年。在「月黑霧濃的捕鳥夜」,附近的村民便帶上自製的網竿、手爐,循著鳥聲來到樹下,然後點燃篝火或手爐,當鳥在趨光性的作用下飛近火源時,村民們就激烈地揮動竹竿,飛鳥一旦碰上竹竿,就一頭栽了下去,發出淒涼的慘叫,往往一夜工夫就可捉到一麻袋。當地人把這些鳥兒稱為「天上掉下來的下酒菜」。這使得這些鳥類遷徙通道上的「驛站」一度成為打雀山,是鳥類受殘害的重災區。
據雲南大學生物系教授、昆明鳥類協會理事長王紫江教授介紹,類似鳥道雄關的打雀山分佈於雲南各地的候鳥遷徙通道上,據統計有近三十處。這些打雀山的存在,曾使近百萬隻鳥類在遷徙路途中被捕殺。目前,雲南省境內已建起巍山、南澗、新平、鎮源、南華5個夜間鳥類環志監測站,當地政府每年都會向鳥類遷徙通道附近的村民宣傳愛鳥護鳥的知識及重要性,使附近村民愛鳥護鳥的意識增強,鳥類捕殺的情況得到了極有效的遏制。
楊劍波給記者講述了工作中一次難忘經歷。「曾經有一隻老高山兀鷲在遷徙過程中,體力不支跌落在附近村民的山地裡,村民便用竹籃把這隻高近1米,體重15公斤,雙翅拉開近3米長的大鳥背回家照料。期間曾有人用一頭胖豬與這個村民換這頭大鳥,該村民並未答應,悉心照料幾日後,他又用籃子背著大鳥送到林業局,並細心告訴林業局的工作人員大鳥的生活習性,喜歡吃豬心肺,一天要吃兩個。這隻大鳥已年老體虛無力飛行,在環志站飼養了一年後死去了,製成的標本現在仍在環志站的展廳裡。若那村民當時接受了用豬換鳥的交易,也就沒有這隻屬國家二級保護的大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