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理財通勝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資金流入 印度基金可收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2-01]     我要評論

 印度是20國集團(G20)中為數不多的幾個未批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國家之一。貪污受賄、挪用公款和敲詐勒索等腐敗現象在印度一直屢見不鮮。反對貪污腐敗的國際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在10月份公佈了2010年全球腐敗程度的排名,在178個上榜的國家中,印度排名由第84位降至第87位,屬於腐敗比較嚴重的經濟體。東驥研究部認為,雖然當地的貪污情況嚴重,近日當地股市亦因總理辛格被懷疑包庇涉貪下屬而下跌,但由於QE2導致環球熱錢泛濫,並持續流入當地,故相信當地股市仍可望重拾升勢,投資者可逐步吸納股票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

 印度雖然採取了西方國家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模式,但司法體系的諸多弊端和漏洞讓腐敗官員輕易逃脫制裁,毫髮無損。雖然國內有特別的反腐敗法庭,但訴訟過程曠日持久,無休止的抗辯、申訴、發回重審,使罪犯有可能最終避過法律制裁。在審判的各個環節裡,各種人員如法庭工作人員、檢察官和警察等更是大肆濫權索賄,使當地貪污事件屢壓不止。

爆發多宗重大貪污案

 印度近日揭發了多宗的貪污案件。印度中央調查局上周逮捕了5名國有上市企業的金融高層,其中包括印度人壽保險公司房地產金融公司的高層,原因是這5位高管涉嫌收受大企業賄賂從而在貸款上對它們大開方便之門。另外,3位私營企業高層亦因行賄而在同一天被捕。另外,印度前兩任陸軍參謀長維吉和卡普爾,以及眾多其他陸軍將領、海軍將領、政客和官員在孟買的阿達什訥區非法擁有多處房產,印度國防部長已經開始著手調查有關案件。

股市受累已急挫10%

 而最轟動的就是前電信部長拉賈以極不合理的低價發放2G手機運營牌照,而在2008年發放的122個牌照中,有85個由不具資質的企業獲得。據估算,印度政府由此蒙受的損失可能高達400億美元。事件更令總理辛格陷入信任危機。

 受近日一連串的貪污醜聞影響,投資者對投資印度的信心大打折扣,印度SENSEX指數11月5日升至21,108點,創出金融海嘯後的高位,及後受到貪污醜聞拖累而持續回落,截至上周五為止,累積跌幅已接近10%。而且,當地股市預測市盈率已達18.4倍,估值似乎不大吸引。

上周外資流入36億

 由於貪污在印度已是長久以來的問題,東驥研究部認為要短期內解決當地貪污問題並不現實,短期內貪污醜聞引發的震盪雖對股市有影響,但東驥相信這個亦是趁機調整的藉口。加上印度需要外資去支持當地的基礎建設,未有措施限制熱錢流入,上周外資流入更達4.68億美元(約36億港元)。故此在外資流入、股市跌至較吸引的水平下,當地股市的反彈力度十足,投資者可逐步吸納印度股票基金。

 根據理柏的分類,坊間現時有27隻印度股票基金可供選擇,印度基金年初至今表現亮麗,就中短線表現而言,以首域印度次大陸基金的表現為最佳,其年初至今及一年升幅分別為24.5%和32.2%,亦是其中一隻三年錄得正數回報的基金。

 而且,在一眾基金當中,此基金的波幅亦相對較低,其一年及三年波幅分別為15.4%及28.0%,有意吸納印度基金的投資者可多加留意。

相關新聞
資產保值 抗通脹產品要識揀 (2010-12-01) (圖)
部分抗通脹債券基金表現 (2010-12-01) (圖)
嘉信理財:港富戶傾情亞太 (2010-12-01)
道富籲建亞洲基金通行證 (2010-12-01) (圖)
朝韓炮戰與「太陽黑子」 (2010-12-01) (圖)
定息按揭 「錫住」你錢包 (2010-12-01) (圖)
「邊富邊老」 投資中國宜西移 (2010-12-01)
渣打 渣打稅貸利率最低1.56% (2010-12-01)
匯豐 匯豐提供月薪8倍稅貸 (2010-12-01)
十大表現最佳及最差基金 (2010-12-01)
資金流入 印度基金可收集 (2010-12-01)
印度股票基金回報一覽 (2010-12-01) (圖)
受僱不足60日亦要供款 (2010-12-01)
內銀抽水 散戶供股要留神 (2010-11-24) (圖)
三家內銀供股詳情 (2010-11-24) (圖)
部分銀行及證券行買賣碎供股權及其他收費 (2010-11-24) (圖)
亞洲定息資產前景樂觀 (2010-11-24)
證監籲注意合成ETF風險 (2010-11-24)
用眼跳法測股市 (2010-11-24) (圖)
銀行無紙化運作夢成真 (2010-11-2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理財通勝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