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灰色鏈條中的各方均以股份形式獲得利益,因此抬高股票發行價,便成為各方的共同目標。一場詢價機構捧場幫襯、保薦機構主導實施的「做高市盈率、發行價」大戲隆重上演。
詢價機制如虛設
不願具名的投行人士向香港文匯報如此描述行業潛規則:一般新股發行前保薦機構須向詢價機構推介上市公司,最終參考詢價機構的報價制定發行定價區間。但事實上,定價的主導權仍在保薦機構手中,看似獨立的第三方詢價其實多要看保薦機構臉色行事。
上述人士稱,詢價機構主要包括: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信託、財務公司、QFII等。實際操作中,投行會首先給出一個價格區間,而詢價機構上報的價格若低於該區間,則肯定無法中籤。位於該區間之間,中籤可能性亦較小。於是,詢價機構只能將價格往上抬。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半數上市股票的最終發行價均高於投行所給的定價區間上限,其餘亦在投行區間之內。但亦有分析指出,上述潛規則遇上熊市就是悲劇一場—新股破發之時,便是機構們被套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