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曉明指,今後五年內住房和汽車仍將是最主要的消費驅動力。圖為東北一汽車廠,汽車等待出廠。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在消費升級至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的過程中,哪些產業將可擔此重任?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經專家稱,至少今後五年內,住房和汽車仍將是最主要的消費驅動力,而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要想獲得一席之地恐仍需時日。
汽車住房消費力未全釋放
國研中心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王曉明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稱,按照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測算,中國十年前已邁入了房地產和汽車為主的商品消費門檻,尤其是東部地區,而一旦跨入這一門檻,中國至少有30-40年的高峰增長期,但今後十年汽車住房消費的重點將更多轉向三四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
他稱,「汽車、住房的消費潛力還沒完全釋放出來……基於中國人口和市場規模,汽車和住房消費仍將是「十二五」(2011-2015年)、「十三五」(2016-2020年)時期消費領域的主要增長力量。他還認為,中國可以培育的新消費熱點很多,但目前規模甚小,而被寄予厚望的戰略新興產業亦處於起步布局階段,尚待國家財稅金融政策扶持以加快發展速度。
消費將顯著拉動經濟增長
王曉明提到,今後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是從出口和投資拉動經濟的增長方式逐步轉向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的格局,其中,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比重將明顯增加。
王曉明強調,中國區域產業轉移以及階梯產業升級將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相對應,國家政策亦將摒棄「一刀切」,今後調控政策將更多採用差異化政策,以配合中國區域發展不均衡以及梯度產業發展的特性。
摒棄一刀切 調控趨差異化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積極穩健、審慎靈活,重點是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此前,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五中全會發布的公報稱,中國「十二五」期間的主要目標包括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等。在強調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並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