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有限VS無限 用身體經驗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2-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早前訪問過一些文化交流活動搞手,他們說外國學生來到香港總是發現很多「新」事物,反思自己身為香港人,其實不甚了解香港,只是習慣香港而已;放之於身體上,其實大家可能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去認識自己的身體,當生病時才會被迫去了解,但如果我們了解了自己的身體,對了解其他事物又可會有特別意義呢? ■文:曾家輝 攝(部分):劉國權

 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教授何兆基早前推出了新書《有限身》(The Constrained Body),輯錄他在過去十年,以身體知覺經驗作為研究課題的一系列藝術作品,更收錄了幾篇由資深藝評人、策展人、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工作者,包括陳育強、何慶基、敖樹克、黃麗貞,以及他的老師張義等,評論他的作品的文章及對談文稿。

 如果對香港藝術界有所涉獵,應該不會對何兆基完全陌生。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後,他到美國讀藝術碩士,又到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讀藝術博士,研究課題是當代藝術中的身體知覺。他曾參與多個重要國際展覽,包括代表香港參加第23屆聖保羅國際藝術雙年展及第49屆威尼斯雙年展,他又長年從事藝術教育工作,曾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香港藝術學院等工作。

身體跟物料的關係

 書中這樣寫:「在經過頗長一段時間對身體知覺經驗的探索後,回歸手藝似乎是另一次的溯本尋源。」筆者一開首就問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如何?他便說:「比以前胖了。」

 「如果說正式接觸藝術,應是在中大讀藝術時。畢業後1年在日間讀教育學院,租村屋創作,在港大舉行首次個人展覽。再過1年,回中大工作,當張義的助手,他對我的影響很深,他是我所遇見香港藝術家涉獵面最闊的人。」

 「在作品中會出現一些重複、像無甚意義的動作。當行為不斷重複,會由量變轉為質變,一些無意義的東西不斷重複到一個程度,會變成另外一些東西。這經驗跟幫張義鑿木可能有些關聯。我把重點放在身體的經驗上,感覺到自己的能量轉移到物料上,物料變成怎樣我不需負責,因那不是我的作品。這促使我從另一角度看藝術這行為本身,而並非我要創作些甚麼。創作到最後我可能總結到的是:身體跟物料的關係,一種不能直接述說的經驗,我往後的作品也是探索這東西。」

 「早期作品比較濫情,看上去很傷感似的。現在,我覺得那些東西不值得被過份放大在嚴肅的作品內探討。我會視藝術為一種知識累積,當中有情感的部分,但那是很個人的,在創作過程中可能便可以滿足到,亦會隱隱地在作品中流露出來。」

作者與觀者的解讀

 「其他人如何看待作品是創作者能力範圍以外的東西,不過我可能比其他人不同,就是自己也會去寫,自己講解作品。作品出現的處境已經決定它被放在一個怎樣的語境中被理解,這不在於我期望觀眾怎樣了解我的作品,而是我能否選擇自己的作品於怎樣的情況下呈現出來。」 

 何兆基在訪問時也指出一個問題,就是本港傳媒報道藝術展覽時,其實很少會一件件作品去探索,只會圍繞著主題,之後又會問一下藝術教育、藝術發展等大問題。「這也很難怪,寫藝術文化已不是很多,會花篇幅去寫藝術作品就是少之又少。」不過,誠如何兆基所言,不是創作者會自己寫文章去解讀自己的作品,所以對其他創作者來說,已經少人去報道,又不是所有人都會花時間逐件作品去看,去思考,無形中就已建立了一個距離。

 「每個創作者都有著自己的ego,其實其他人明不明白,又或認不認同,這是不能控制的,即使我寫明白我作品的背景及意義,也不見得你會認同,藝術就是提供一個空間,讓人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讀。」也就是他所說的,用身體去經驗世界。

人到四十的惑不惑

 筆者在08年時看過一個聯展「惑不惑」,記得何兆基也有參與。藝術創作到了某刻亦如這種狀態,既知有所不為之事,知道創作應不為求新求變而蹉跎,也不該是牢固死守舊模式的操作。到了那階段,自知不知道的事情應是更多,知道創作更難,不在於能力具備與否,在於不知怎樣面對自己……記得那展覽是以此為主題。

 新書中也收了一篇短文《惑不惑,語不語 四十述懷》:「四十,說是不惑之年,但我偏偏於此高齡,仍對人生種種大惑不解。是時勢使然抑或個人限制,大抵不必深究;要調適自己重新整裝上路,總又不能迴避。四十,仍是關鍵之人生階段……」

 「現時在浸大教書,自己擔任一些公職,的確也佔了不少時間,放在創作上,便可以留在星期六日。但我又已很習慣這種忙碌的作息模式,可能因為自己已教了很多年書,但到了這個年紀,也開始考慮請助手了,將某些工序交給一些可造之材。」

 在《惑不惑,語不語 四十述懷》中,他也寫:「人生苦短,光陰可貴,不該為無謂之人、無謂之事消磨心力。緣起緣滅,聚散無常。多與家人相聚,多與朋友聊天,多作賞心樂意之事,才不枉此生。」所以,當大家在書中看到何兆基兒子的相片時,不要驚訝,這反而為這本書更添生氣。「我有時也帶兒子到studio中,令他明白父親究竟在做甚麼,但我不是強迫他將來走上藝術創作之路。」

相關新聞
有限VS無限 用身體經驗世界 (2010-12-23) (圖)
「五個把手和進化的身體」(2000) (2010-12-23) (圖)
「坐.立.臥」(2004) (2010-12-23) (圖)
「聖光一號」(2009) (2010-12-23) (圖)
「有限身」(2008-2009) (2010-12-23) (圖)
現實VS動畫 世界的有限與無限 (2010-12-23) (圖)
寶島蘭花 來港展姿散芬芳 (2010-12-20) (圖)
寶島名種蝴蝶蘭大展 (2010-12-20) (圖)
花藝示範(大使花禮花藝師) (2010-12-20) (圖)
延伸連結 (2010-12-20)
台灣蘭花盛事:台灣國際蘭展 (2010-12-20) (圖)
風力成發展本地潔淨能源主力 (2010-12-20) (圖)
資訊節目探討能源發展 (2010-12-20) (圖)
外國人文化搞作在香港 (2010-12-18) (圖)
莫斯科學生走入香港 (2010-12-18) (圖)
法國的金色魅力 (2010-12-18) (圖)
吃不盡的韓國流行文化 (2010-12-18) (圖)
3D投影與紙藝建築 Crossover聖誕夢 (2010-12-18) (圖)
循環再創 藝術家的環保聖誕 (2010-12-16) (圖)
再造聖誕@牛棚藝術村 (2010-12-1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