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毛澤東被當代大學生視作文化符號。
日前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孔子」 「毛澤東」成為中國大學生心中最具代表性的前20個中國文化符號。而當代文化符號除政治符號外全部落選,使得有專家憂心當代中國軟實力不足。
中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日前在北京公佈《大學生中國文化符號觀調查報告》,引起廣泛關注。這項歷時半年的調查顯示:在270項候選中國文化符號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項分別是:漢語(漢字)、孔子、書法、長城、五星紅旗、中醫、毛澤東、故宮、鄧小平、兵馬俑。
調查還顯示,當代文化符號的被認可度普遍落後於傳統文化符號,如文化明星符號「韓寒」、「崔健」、「宋祖英」、「周杰倫」等得分都排在200名以後;科學家和當代新科技符號「袁隆平」、「陳景潤」、「聯想」、「百度」等位列中間;文學形象符號「孫悟空」、「林黛玉」、「阿Q」、「許三多」等也排名靠後。
大學生只認當代政治文化
《濟南日報》1月4日援引調查主持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一川的話說,大學生對五星紅旗、毛澤東和鄧小平所代表的中國現當代政治文化高度認同,這一選擇也讓學者們對當今大學生的政治態度放心。
王一川表示,通過調查報告,至少可以發現三個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是與中國古代文化符號受到推崇相比,中國現代和當代文化符號的影響力亟待提升。其次,大學生對富有推廣價值的中國文化符號的認識較為分散,尚未形成推廣認同度較高的核心文化符號。第三,文藝類、科技類、經濟品牌類、媒介類等文化符號建設亟待加強。第四,富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和富有推廣價值的中國文化符號分別側重傳承價值與宣傳價值,其產業屬性和意識形態屬性均有待提高。
王一川說,所謂「中國文化符號」,就是能代表中國文化的突出而具高度影響力的象徵形式系統。文化軟實力正是通過文化符號表現出來。通過中國文化符號觀來把握、感知中國形象,進而為中國文化軟實力提供可參照的樣本,不失為考察中國文化軟實力狀況的一條可行途徑。
「中國印象」停留傳統文化
報告認為,中國現當代文化符號對大學生的吸引力明顯不足,與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文化發展狀況嚴重不符。同時,要在中小學語文、歷史、政治、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教材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入位居前列的中國文化符號內容。
據王一川介紹,調查起源於一則美刊的相關調查報道。2008年媒體報道稱,美國《新聞周刊》根據美英國等國的網民投票,評出了12大文化國家以及各自代表國家文化的20大符號。在代表中國文化的形象符號方面分別是:漢語、北京故宮、長城、蘇州園林、孔子、道教、孫子兵法、兵馬俑、莫高窟、唐帝國、絲綢、瓷器、京劇、少林寺、功夫、西遊記、天壇、毛主席、針灸以及中國烹飪。這一結果,使得王一川感覺與事實不符,從而發起調查。 ■僑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