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美關係陰霾 冀「胡奧會」消除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08]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凡、王添翼 北京報道)中美關係專家向香港文匯報記者指出,從目前態勢分析,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對美國展開國事訪問,有望推動中美外交、經濟、軍事、人文等領域的交流向良性方向發展。為期四天的兩國元首近距離接觸互動,將有助於消除美國對中國崛起的焦慮情緒,並有可能促進雙方達成更多共識。不過,中美關係目前仍處於「深水區」,而奧巴馬政府的「重返亞洲戰略」已基本成型。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將繼續施壓、鼓勵和引導中國,以「和平遏制」戰略,防止中國「挑戰」美國在東亞乃至全球的戰略存在與現實利益。對此,今年中國對美外交須注重把握全局戰略與局部戰術的平衡。

「朝韓危機」料為首要話題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向香港文匯報指出,中美雙方均希望通過直接的溝通來減少緊張氣氛,但從去年兩國堪稱「跌宕起伏」的關係走勢來看,儘管此次兩國元首會面將取得一定進展,但目前難以對結果作出過於樂觀的估計。

 時殷弘表示,在東亞目前緊張的局勢下,「胡奧會」的首要話題便是「朝韓危機」。雖然朝韓雙方都在積極與「六方會談」的相關國家進行接觸,但真正能影響到半島地區局勢的中美兩國,卻在相關問題上存在很大分歧。此外,中國近期公佈的「東風」系列反航母導彈等,也令美方產生了新的「猜疑」。

 時殷弘認為,綜合上述因素,此次胡總美國之行,將通過會談的方式消除雙方逐漸加深的戰略疑慮,使兩國和東亞地區的緊張氛圍得以控制。而人民幣匯率問題並非中美目前最大的矛盾集中點,不過雙方一定不會錯過此次良好的溝通機會。

美在華周邊形成主動態勢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朱鋒認為,中美雙方都希望通過高層之間的互訪,加強對彼此關注的議題的進一步溝通,為未來的發展掃除障礙。中美關係對於美國的意義和作用不可低估,也是中國外交的重中之重。中美之間的紛爭體現雙方在大國崛起的新背景下,在政策準備、心態準備上的差異。中美關係的經營需要兩國領導人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讓雙邊關係始終保持連貫性。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可金表示,胡錦濤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可能會助推中美關係出現一個短暫的高潮。不過,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一位未具名專家向香港文匯報強調,美國正將東亞作為全球戰略的核心區域,謀求鞏固和深化其在經濟、外交等諸多領域的全面優勢。美國並不鼓勵、尋找與中國直接的戰略對抗,但在今年可能繼續側重通過重申美國的同盟責任、聯合軍演及軍事夥伴關係等手段,在東亞和中國周邊形成主動態勢,中方對此宜有所警戒。

相關新聞
港爭「樞紐」莫做「闌尾」 (2011-01-08) (圖)
市場手段代替行政手段 (2011-01-08)
中美關係陰霾 冀「胡奧會」消除 (2011-01-08)
避免保障房成權貴「福利」 (2011-01-08)
派糖僅「止痕」 長遠須增競爭力 (2011-01-06)
中國崛起 美更需與華合作 (2011-01-06)
專家解讀:透明制度化管理 防政策「撞車」 (2011-01-06) (圖)
轉變消費觀念還需做好配套 (2011-01-05)
須留意歐盟對華保護主義升溫 (2011-01-05)
需求推動 內地樓價易升難跌 (2011-01-05)
內地經濟不減速 加大調控遏通脹 (2011-01-04)
儲備管理轉向藏匯於民 (2011-01-02) (圖)
專家解讀:全球金融重心西向東移 (2011-01-02) (圖)
限呎盤勿變「精品豪宅」 (2011-01-01)
仍須慎防日對華戰略轉向 (2011-01-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