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教院首屆博士研究生蔡穎思(左)及黎曉君(右),認為教院實行的多導師制對研究生益處良多。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子瑩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子瑩)在「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資助下,各大院校今學年紛紛招收世界各地的尖子研究生。下學年才加入計劃的香港教育學院,為建構研究實力,今年亦取錄了首批10人的研究式研究生,為正名大學繼續鋪路。其中兩名來自中大及新西蘭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均認為,教院是本港從事教育研究最有系統及資源集中的基地,她們正分別著手一些跨學科的研究,如校長表現與學生成績的關係及亞洲青少年風險行為,期望可為教育界帶來新啟示。
實行多導師制 強調跨科研究
教院今學年開始招收研究生,強調要實踐跨學科研究,該院各研究中心的學者均會出任哲學碩士生或博士生導師,研究生可最多同時跟隨3名導師,集思廣益。該院最後取錄了10人,包括6名內地生及4名本地生。
其中畢業於汕頭大學中文系的內地生黎曉君,年前在中文大學攻讀社會學碩士課程後,今年成為教院首屆博士研究生。自言希望將來從事教研工作的她,現隸屬劉鑾雄慈善基金亞太領導與變革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中學校長的表現如何影響學生的成績。
她表示,研究對象以華南地區的中學為主,「一名學校領導者的表現及風格,除了影響學校的文化,亦會直接影響老師和學生的表現,與教育成果有重要關連」。她認為,內地近年重視管理層的培訓,但於教育領域特別是在廣州及深圳的學校,缺乏相關培訓及資訊,因此希望進行探討。
同為教院首屆哲學博士生的蔡穎思,為奧克蘭大學心理系碩士畢業生,是香港人,曾於中大及港大當研究助理,現正於教院評估研究中心從事青少年出現風險行為的原因研究。她表示,社會上不同因素,如資源分配不平均等,均有機會令青少年出現食煙、酗酒及濫藥等風險行為,「科技愈來愈發達,青少年受不同媒體的影響相應增加,若能掌握影響他們行為的原因,便可減少青少年問題」。她指出,此類研究在亞洲並不常見,因此研究對象包括內地、香港、台灣及韓國等地區的中學生。
發揮空間大吸引報讀
作為教院首屆研究生,黎、蔡兩人均異口同聲表示選擇教院是欣賞該校的team system(團隊制),而且發揮空間大。蔡穎思認為,教院在教育範疇有領導的優勢,加上研究實行多導師制,令學生得益,「寫一篇論文好像煮一道菜,須要不同的材料配搭,現在由不同專業的導師給意見,我融會貫通後便可製作出很好的作品了」。黎曉君亦認為,教院在教育上的研究規模大,有助更前瞻的學術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