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周日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精彩還原:修復法門寺地宮絲綢 再現唐仕女流行服飾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參與法門寺地宮出土唐朝仕女衣著的絲綢修復工作。圖為唐朝仕女塑像。 網上圖片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還擁有目前中國最現代化的古代紡織品修復實驗室。曾成功揭展了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絲織品包塊,包含有繡裙、羅衫等6件絲綢服飾,其中裙褲腰部精美的金銀線蹙繡和遍布菱紋暗花羅衫的彩繪都反映了唐代服飾工藝的最高水平。

藉高科技 攻克難題

 1987年,法門寺塔下地宮出土大量的唐代絲綢文物:一類是皇室親貴的供養品,一般以箱篋盛放,主要是絲綢衣物和匹料;第二類是作為其他物件的附屬品,如包裹金銀器物、寶函的包袱等。根據地宮出土的《隨真身衣物帳》記載,武則天、唐懿宗、僖宗、惠安皇太后等供養的絲綢服飾達七百餘件,出土的絲綢種類有綾、羅、紗、絹、錦、繡等各種高級織物。因年代久遠,保存狀況極差,大多破碎成殘塊,清理工作擱置了15年。

 從2002年開始,中德雙方工作人員共同對這批糟朽織物揭展保護工作,安裝了專業的高精密空調機組配合數字溫室度記錄儀,對織物的保存環境進行了恆溫恆濕控制。借助科學的織物固定包裝方法,攻克了相關技術難題,先後揭展開6件珍貴唐代衣物,得了唐代服飾從形式、剪裁、印染、紋式、用金裝飾等方面的整體資料,為研究和復原唐代服飾提供了充分的實物資料。在對其中一個織物包塊內揭展出的衣物作織物組織結構分析、裁剪圖繪製時,發現包塊內的服飾有對襟直領長衫、半臂、褶裙、褲(裙)和一條薄如蟬翼的披帛,從長度看,兩條腰部以金銀線裝飾的裙(褲)皆為唐代盛行的高腰款式,生動再現了唐代仕女流行的身著襦裙半臂、肩繞帔帛的服飾風尚。

相關新聞
千年藝術極品唐公主鳳冠 中德專家成功修復 (2011-01-16) (圖)
開拓視野:國際合作 提升文物修復能力 (2011-01-16) (圖)
精彩還原:修復法門寺地宮絲綢 再現唐仕女流行服飾 (2011-01-16) (圖)
首屈一指:墓葬壁畫修復 獲國家嘉獎 (2011-01-16) (圖)
努力創新:制訂陶製彩繪文保國家標準 (2011-01-16) (圖)
小三通10周年 通航秘辛首披露 (2011-01-09) (圖)
台商會長「硬闖直航」國台辦極速特批 (2011-01-09) (圖)
難題逐個擊破 「船旗」成焦點 (2011-01-09) (圖)
「小三通」率先搭建兩岸「生命通道」 (2011-01-09) (圖)
「小三通」大事記 (2011-01-09)
多位領導人家書曝光 (2011-01-02) (圖)
年底反腐 重擊特權現象 (2011-01-02) (圖)
毛澤東:堅拒親友進京謀職 (2011-01-02) (圖)
胡耀邦:家族從不搞特殊 (2011-01-02) (圖)
萬里:嚴禁打自己「旗號」辦私事 (2011-01-02) (圖)
吳官正:絕不容親屬違法亂紀 (2011-01-0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周日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