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鄧偉志談及民生話題滔滔不絕。
「十二五」規劃《綱要》將於3月正式提交全國人大審議,被外界稱為「中南海文膽」的著名社會學者、原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鄧偉志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有望出現兩大標誌性突破﹕「以經濟為中心」的單極躍進將有所淡化﹔中國正式進入以民生為重點的大發展的全新歷史時期。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鎮慶、周逸 、許嘉俊
「今年我國的GDP增長速度超過了8%,而群體性事件的增幅大大高於8%。」談及社會建設的重要性,鄧偉志舉出這樣一個對比數據。他說,中國正同時經歷經濟發展的黃金期和社會矛盾的突發期。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經濟大發展不應當成為社會矛盾叢生的理由,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更應當為廣大人民的物質生活提供保障。我國雖然很早提出經濟社會建設協同發展,兩手都要硬,但其實一直是一手硬、一手軟。「十二五《綱要》直面了這個問題,把民生、社會建設擺在空前的位置上凸現出來。」
兩大突破折射發展轉型
鄧偉志透露,《綱要》有兩大突破折射出這種變化。首先,將不再像過去那樣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表述。他說,過去但凡開會,便要提這句話,但這一次,五中全會沒有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沒有提,胡總書記在新年致辭中還是沒有提,最後落實到《綱要》也不會有明確的表述。這絕不是疏漏,而是一個明確的導向性信號:未來的中國建設和發展要逐漸淡化GDP崇拜、告別以經濟主義和金錢拜物教為表象的那種「經濟中心論」,濃化社會建設,增加民生建設的比重。其次,《綱要》將大談民生問題,具體而言,就是對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安、生老病死,要前所未有地予以關注。「十二五」規劃《綱要》將史無前例地反覆出現「平衡」、「均等」、「均衡」、 「協調」、「協闊」等表述,這些詞在過去的《綱要》中是極為罕見的。
社會建設力爭第二重點
鄧偉志還透露,中央不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並不意味著要拋棄這個中心。事實上,拿掉這句話也已經面臨很大壓力。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要扭轉過於急切的發展勢頭需有一個轉彎、適應過程。通過逐漸增加社會建設投入的比重,讓經濟發展的成果使得更多人分享到,從而扭轉整個社會的發展觀念,在時機成熟時,再明確提出「以社會建設為中心」的概念,這樣成功的可能性才比較大。因此,目前只能說是「淡化」了經濟,強化了民生,實際上經濟建設仍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佔據頭名位置,社會建設需要爭的是老二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