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身體雕塑」,不是望文生義以身體去雕塑,而是一種獨特的裝置作品所構建出的意象。編織衣裳你大概並不陌生,但用廢棄的碎紙條編織出可供穿在身上的身體軀殼,是否便有了些不尋常意味?遠不止於此,這身體軀殼可以被視為雕塑裝置,也可以是一把寄託了創作者質疑與渴望的鑰匙,「軀殼」是載體,更是負載在靈魂之外的形而上。當我們單獨抽離出這「軀殼」,它便可以代表「我們」。本土藝術家陳麗雲受邀為2010韓國國際時裝藝術雙年展所創作的作品「Body Containers Come to Life」,便代表了她渴望探索的質詢——個體之間如何真正跨越溝通的鴻溝?小到你與我,生活中的甲與乙,大到不久之前擦槍走火引起國際關注的韓國政局發展。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攝:潘達文
從歷史中編織出現代迷思
兩件「軀殼」,由被粉碎成紙條的歷史教科書編織而成,彼此的頭頂以一條看似「橋」樣的紙帶相連,這就是陳麗雲的「身體雕塑」。最初萌生這個idea,是源於被邀請前往在韓國首爾舉辦的2010國際時裝藝術雙年展,當年的主題是「暴力與和平」,各國藝術家匯聚一堂大展創意,而陳麗雲則想出了從歷史書中閱讀真正的歷史、再將之變為藝術的奇思。從有想法到落成現實,她走訪了韓國無數間舊書店,韓文不通要一路依靠翻譯幫助,更要去戰爭博物館,進入韓國歷史語境,開始了解這民族內部根深蒂固的矛盾。她表示:「在那之前對韓國現實政治情況的問題,完全沒概念。如果理解為是小朋友之間吵架,對我來說稍容易些。究竟為什麼這個問題只能用戰爭去解決?」
從完全不了解,到將這些負載了歷史訊息的物料與身體做出結連表述,陳麗雲在她的裝置中,鑲嵌進了一種故事性。她表示,想到做「軀殼」的概念,也是源於在韓國當地閱讀了大量信息與媒介。歷史在通常表述中只是一種紙上的文獻,但她卻希望「人」可以真正穿上由歷史編織而成的「軀殼」,讓歷史的肌理滲透這「軀殼」的每一寸皮膚。廢舊教科書中的點滴暗示,像是「民」、「韓國」等字,都能帶給她欣喜。她相信,這些訊息會同「人」的身體真正產生關聯。「對藝術家而言,雖然這件作品同政治難免有關,但其實並未將其想得太過複雜。」她的作品並不試圖做出政治上的討論,而是嘗試討論究竟可以如何實現溝通。
陳麗雲穿起她的「軀殼」,在首爾市中心、城市廣場、地鐵站、茶館、藝術聚集區域做親身表演——這對「身體雕塑」,頭頂以紙帶相連,緩慢地並排而行於韓國大街小巷。路上的行人們感到好奇,也會停下來觀看、指點、質疑、拍照。小朋友們往往最興奮於探詢「雕塑」們在做什麼。期間,有些人驚嘆於編織的精美,並將自己手織的帽子送給陳麗雲,有些人問她,為何會跑來這麼遠,並用「身體」去表現韓國政局這種題材,也有些人會疑惑為何兩件「軀殼」的頭部連住。陳麗雲的解釋是:「同樣的髮膚顏色及語言,實質上是相連的,它們本應加強聯繫,凡事有商有量,真正做到相互溝通。」她相信兩國的糾纏迷思,始終源於相互間的不夠理解。
現實鴻溝遠比藝術更殘酷
但藝術的良好期望,卻遠無法想像現實的殘酷鴻溝。去年11月15號,陳麗雲剛剛結束她在韓國為倡導和平所做的展覽,返回香港,便傳來了擦槍走火的消息,就彷彿是現實給出的冷酷諷刺。也正因此,她陡然清醒意識到,原來「和平」不是一件那麼簡單就可解決的問題。「16、17、18號那三天真的是非常懸心,不停地和韓國那邊的朋友聯繫,沒有人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之前做作品時enjoy的心情被完全改變,當暴力在現實裡真的發生時,一切的意義都不同了,我的作品,也不再是一件那麼簡單的作品。」沒有人喜歡打仗,但武力的對峙卻切實發生,並逼迫陳麗雲去反思,現實中兩個國家的平民百姓,究竟是如何看待戰爭、究竟對身處那個環境中的當事者,這暴力帶來了溝通層面怎樣的巨大傷害。
「如果兩方面都不讓步,都拒絕溝通,那麼問題永遠無法被解決。大家的想法是什麼一定要講出來,如果兩邊的最高決策者都拒絕講出來,那就是關上了解決問題的大門,永遠無法溝通。」正如同陳麗雲作品中接連兩件「軀殼」中間的紙帶,也像是一道橋樑,兩方面能否透過這道橋樑展開「對話」,設身處地為對方的境地著想,這是藝術創作無法最終給出答案的問題,只有留待現實去磨合、考量、解決。但至少這場創作,是她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去進入另個國家的歷史語境與現實矛盾,去做表現內裡溝通鴻溝的嘗試。「如果雙方都覺得自己才掌握了真理,並需要通過暴力去為之證明,那麼和平始終不會實現。」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一定是面對問題。陳麗雲的作品,正呈現出了這種不迴避問題的態度。
而此次將「身體雕塑」帶回香港展覽,陳麗雲的最大希望是能夠喚起大家的探尋渴望與關注。之前她也曾在本地舉辦工作坊,但發現人們關注的焦點,更多是如何將碎紙編織得這樣漂亮,而非作品本身。「香港人關注的是很technical的東西,只有在藝術家聚集的群落,人們才會好奇於作品究竟在表述什麼。」這一點便同韓國非常不同,在韓國表演時,人們會主動同她攀談交流,並碰撞彼此的不同意見。事實上,「溝通」並不只是與我們無關的兩個國家間的深層矛盾,我們的生活中一樣在時時刻刻面對這個問題。「電話電郵這些聯繫方式,看似豐富了我們的溝通,但我們之間的真正距離,是否變得更遠了?」她希望通過這次展覽,令人們對這個問題展開相應思考,反觀自身——我們是否能通過「身體」實現良性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