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記憶後書:再看《父子情》(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28]     我要評論

鄭政恆

 方育平的名作《父子情》鎔鑄個人童年經驗,關注少年成長,以家庭為描述核心,許多細節都很有意思,例如以煙仔餅連繫兄妹的感情,以及過去大雨天父親尋找遲遲未歸的兒子,在片末,卻是兒子尋找父親。再看《父子情》,卻教我想起曾經全城熱烈追捧和討論的《歲月神偷》(2009)。《父子情》的羅家興和《歲月神偷》的羅進二都是導演的童年縮影,同樣讀書不成,年紀小小就喜歡看電影(羅家興看的是《差利淘古井》,羅進二和爸媽看的是《夜光杯》),一家人經歷天災人禍。不同的是,《父子情》的羅家興在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中慢慢成長,導演對人的關注比較深入,能夠從個人與家庭的角力之中,找到成長的出口,而《歲月神偷》的羅進二經歷了兄長的死亡,取代了他,成為了他,由始至終,羅進二總是被動的,天真的,他的面孔也實在比較模糊,於是死亡成為了這部通俗的文藝煽情電影的靈丹妙藥,人面對終極性的死亡就不得不改變了,莫問他本來是如何,往後會如何。

 若是說電影中的死亡,方育平在《獅子山下:野孩子》(1977)一片中就表現得十分成功了。片集在薄扶林基督教墳場拍攝,空鏡頭和夢境都以詩意的手法表達,結合寫實的風格。故事以童稚孩子寄住婆婆在墳地山區的家為始,及後他慢慢成為了墳地野孩子的一員,最終經歷了婆婆的死亡,目睹了一眾野孩子打死道友,這些一一令懵懂小孩對人的原始暴力和死亡宿命有深刻的認識。方育平成功地帶出一個小孩子對成長的歷程和對死亡的感受,實在真切而且不乏沉厚想法。

 從《獅子山下:野孩子》我們看到集體的權力,從《獅子山下:元洲仔之歌》(1977)我們看到丈夫男性的權力,以至外國人獵奇眼光下影像的權力,從《父子情》我們看到父親的權力……哎,權力是多層次的、多元的,有機會的話,我才從權力的角度探討方育平的作品吧。(二之二)

相關新聞
指舞乾坤 拇指族崛起 (圖)
奇幻《聲光園》公園活起來 (圖)
從Botanic Gardens到九龍寨城公園 (圖)
聲光園
@紐約:與La MaMa手拉手 (圖)
百家廊:春節,親情的召喚 (圖)
翠袖乾坤:回到自己
娛視觀:質疑星雲大師所言
琴台客聚:從食物「變形記」到「游於藝」
杜亦有道:馬六甲
一網打盡:責有攸歸
記憶後書:再看《父子情》(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