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翻譯憶中美建交波折
邀請鄧小平訪美,是伍德科克在1978年12月14日提出來的,約見的時候他提出一個起草的建交公報給我們看。小平同志看了以後說基本原則可以,具體還有細節問題再討論。他見小平有些鬆口,繼續說,卡特總統想建交後請中國領導人到美國訪問。因為當時國會裡有很多反對派,他們想借助鄧小平的力量幫他們進行建交宣傳。沒想到,鄧小平回復之快出乎美國人意料,1979年1月1日建交,1月28日訪美,此事也頗能代表鄧小平的行事風格。
1979年1月28日,大年初一的爆竹聲剛剛響起,大洋彼岸,一架中國民航的專機緩緩停在華盛頓特區安德魯斯空軍基地。時任中國駐美聯絡處主任的柴澤民記得:嚴寒的空氣中,美國副總統蒙代爾和國務卿萬斯迎候在機場—他們在等待鄧小平。
《時代》稱鄧
「改革總設計師」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美國總統卡特在接受中央電視台記者的採訪時表示:「我們將向中國人民表明美國人民的友誼。」27天後,鄧小平成為第一位訪美的新中國領導人。其實,在抵達美國之前,鄧小平就已經成為自1956年赫魯曉夫訪美以來最讓美國公眾感興趣的外國領導人。美國媒體連篇累牘地介紹鄧小平在政壇起伏的故事、他做出的推動中國改革開放的決定、實現中美關係正常化的決定以及此次美國之行。《時代周刊》在1月號上把鄧小平評為1978年風雲人物。《時代周刊》說,鄧小平是改革的「總設計師」。刊物用「新的長征」來比喻中國剛剛啟動的改革進程。
9天80場會20場宴
從12月15日到1月28日,中美雙方都在為鄧小平訪美做準備。從他到達安德魯斯空軍機場後轉車到國賓們通常下榻的布萊爾宮,一切運行得像鐘錶一樣準確。考慮到鄧小平訪美期間的交通天氣狀況,除華盛頓外,美方還選定亞特蘭大等三座城市,亞特蘭大和休斯敦氣候溫暖,西雅圖氣候宜人。
鄧小平來了。他爭分奪秒、不知疲倦地走訪美國各地,同各界人士廣泛接觸交流。有人統計,訪美9天,他出席了近80場會談、會見等活動,參加了約20場宴請或招待會,發表了22次正式講話,並8次會見記者或出席記者招待會。美國人第一次近距離領略了新中國領導人的風采,並且為之「深深著迷」。(五之三)
■摘自《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