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唐人街繁華夢》
在香港藝術節的四大主要節目單元中,相比歌劇、音樂與舞蹈,戲劇與大家的親近程度似乎始終有些距離,也許這是因為戲劇需要以更吸引人的新角度去進入舞台上的語境。自2010年開始,藝術節戲劇單元中,與觀眾見面的「新銳舞台」系列,便是一個嶄新的讓新晉創作人全心全意投入創作、對觀眾而言又絕不枯燥的舞台。
孤獨者與「矯情」的堅持
《回收旖旎時光》光聽名字,彷彿回到漫長無邊的舊日時光中,但其實這是香港演藝學院導演碩士的畢業作品之一,講述一個愛書人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一間廢紙回收廠中的一個愛書的工人,從每天回收的書籍中取得知識,得到尊嚴,甚至回到一段難忘的愛情歲月,在孤寂的世界中享受內心的喧鬧。然而無奈工廠改革,工人失去工作,其後他又將如何面對內心焦灼……
香港資深舞台演員袁富華從幕前走到幕後,執導年輕編劇鍾燕詩編劇的這部《回收旖旎時光》,以極富詩意、純粹的劇場手法呈現這個不平凡的書癡的神秘世界,更有著名演員林澤群獨挑大樑接受演技新挑戰,由惹笑到沉重,由喧鬧到寂靜,演活一個孤獨者豐富的內心世界。作為香港藝術節及香港演藝學院聯合製作的新銳戲劇,想必可以吸引到你的眼球。
「矯情」不是一種好的情緒,它是掩飾真情,故作姿態。然而一個詞竟也有不同解讀。當它讀作 ji冠o qing(重音在第一個字)時,就是內地流行的一個帶著美學固執的潮語——愈難得到的,愈想得到,看似惺惺作態,其實是一種最認真的堅持。
上個世紀,世界動盪,人們紛紛從一個地方去往另一個地方。 而這個世紀,世界繁榮,我們仍在東走西竄,從一個城市去往另一個城市……28歲的袁海琳,50歲的賀寬,這一男一女於上海和香港兩次匆匆相遇,卻相隔了十年的時光。上海和香港,這兩個快被世界嚼爛了的大都會,連提起都會覺得矯情。而有些東西,明知已經離你遠去,卻總是想找回來。 這部《矯情》,是游走於內地與香港之間的新銳編劇意珩,以她尖銳的感性寫下香港、上海的雙城記——過去與現在,真實與想像的邊界在何處,也不妨讓我們進入其中,去面對自己內心深處恪守的堅持。
默片經典全新演繹
1929年的默片經典《唐人街繁華夢》被譽為「默片時代真正卓越的影片之一」,而片中的女主角黃柳霜則被《Look Magazine》 讚為「世上最美麗的中國女子」,這部講述荷里活首個華裔女影星黃柳霜一生的傳奇故事,上世紀初曾紅遍歐美,而當默片經典被重塑,在電影裡艷光四射、令人迷醉的黃柳霜也完成了個人蛻變。倫敦唐人街與一百年前的華埠已是天壤之別,包括作曲新秀陳秀雲與資深導演謝家聲在內的華人藝術家們,今次以全新創作的現代音樂、獨白及錄像,在《唐人街繁華夢》的光影中重塑黃柳霜的一生,以新世紀觸角,還原一代女星星光背後的真實生命。透過黑白光影中的百年夢幻,時光也似乎在我們面前的舞台上開出了不朽的東方之花。 ■文:賈選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