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拉瑪瑪劇團檔案室一角。
美國著名實驗劇團拉瑪瑪劇團(La MaMa Experimental Theater Club)的創辦人及藝術總監Ellen Stewart於1月13日在紐約逝世,享年91歲。
追思彌撒在1月17日舉行,這日同時是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的紀念日,因此別具意義;他倆某程度上有著相同的夢想(金博士名句:「I have a dream」),希望為弱勢社群爭取及提供一個機會。追思彌撒的地點選在擁有百多年歷史的聖巴特里爵主教座堂(Saint Patrick's Cathedral)。彌撒公開讓公眾參與,除劇場界人士出席外,不少紐約市民亦到來致祭,令足以容納2,200人的教堂座無虛席。La MaMa董事局主席Frank Carucci致悼辭時便開玩笑說若Ellen見到今天滿座的話,一定很高興。整個追思彌撒的氣氛既莊嚴又輕鬆,雖然至親好友對於Ellen的離世必定感到哀痛,但大家或許都了解她樂天的性格。華裔劇場導演張家平(Ping Chong)致悼辭時表示,他在2010年最後一次見Ellen的時候,她笑得分外燦爛,是他所見過她最高興的樣子。然而大家對Ellen的不捨之情仍是清晰可見,當儀式到達尾聲時,Ellen的靈柩由神父引領下慢慢移離教堂,大家立刻緊緊跟隨其後;直至靈柩移放到靈車準備離開時,大家還是站在旁邊等待,希望陪伴她至最後一刻。
La MaMa在1961年由Ellen Stewart創辦,是紐約的前衛劇場、外外百老匯(Off Off Broadway)的先驅;是藝術家們聚集與發表的場所、創作的搖籃。當時沒人認識甚至禁止演出的女性主義劇場、黑人劇場和同志劇場等都在這裡萌芽和孕育。Ellen擁有開放的胸襟,無分種族、地域、性別,歡迎所有人到她空間共同創作;在她心目中,劇場是屬於所有人的。在這樣一個開放、平等的地方,藝術家們都願意到來找尋他們的表演藝術之夢。著名演員亞爾柏仙奴(Al Pacino)及羅拔狄尼路(Robert De Niro)早年便曾在La MaMa演出,編劇森.沙柏(Sam Shepard)、作曲家菲臘.格拉斯(Philip Glass)及導演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的早年作品均在此發表。此外,波蘭戲劇大師格洛托夫斯基(Jerzy Grotowski)以及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巴黎的劇團都是由La MaMa介紹給美國觀眾認識,可見它對紐約劇場的重要性。
Ellen是一位堅強的女性,樂觀、率性、愛冒險,即使近年備受心臟問題困擾、不良於行,仍對劇團事務親力親為。她對人充滿愛,在劇團中大家無分彼此、分工合作,她甚至常常親自打掃劇院門前的行人道。因此無論劇團內外的人都稱她為「MaMa」,是眾人的母親。她一生成就卓越,曾獲多個戲劇獎項,包括美國劇場最高榮譽「東尼獎劇場成就獎」(Tony Honors for Excellence in Theatre)。由她領導的La MaMa是不折不扣的劇場文化大使,足跡遍佈美洲、歐洲、澳洲、亞洲等多個國家,2006年曾到台灣為台北藝術節演出開幕節目《酒神》(Dionysus)主禮。
La MaMa的演出從來不是高成本製作,通常一人須身兼不同角色及崗位,有人認為它的製作過於簡陋,也有人欣賞它的質樸美學。La MaMa今天所得的成就,值得香港劇場界以至藝術界參考。香港劇場近年對「專業化」、「產業化」趨之若鶩之際,La MaMa對人的重視是否更值得我們學習?Ellen對人付出無條件的愛,不論是劇團成員、叩門求機會的過客;不論膚色、性別、宗教,她都給予最大的包容與支持,這正正就是劇場需要發揮的精神。她的視野和胸襟,令La MaMa在過去50年成為一個人才匯聚的場域,同時成就了一地之文化景觀,令紐約的戲劇變得不一樣。劇團的檔案室,保存了歷年演出資料,包括佈景、道具、木偶、服裝、錄像、海報、出版物等,可謂美國實驗劇場的縮影,直至今天仍有很多不同國家的劇場人到來拜訪。
Ellen的精神不只局限於表演藝術界,而是一種人道精神,使世界上不分種族的人都手拉著手,一起走進共融的國度。 ■文/圖:曾文通(香港知名舞台設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