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地沿海工廠缺工情況已提早在去年底出現。圖為福建晉江一家製鞋企業缺員的生產線。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報道,隨著中國「十二五」規劃朝內陸中西部發展,以縮短城鄉差距,以及鴻海集團工廠內遷並於當地大舉招募工人,農曆年後的缺工狀況,已成沿海廠商新一年來最憂心夢魘。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員預估,今年農曆春節廣東將再出現缺工現象,缺口100萬人,佔用工總量的3%至4%。
內陸工作機會大增
以過去經驗來看,農民工的春節返鄉,將使全球最重要的「世界工廠」呈現「停機」約15天;即使在假期結束後,也有部分沿海地區廠商約5%至10%員工未回到工作崗位。
在內地投資的廠商,雖對每年春節返鄉潮可能發生員工流失情形習以為常,但近幾年來缺工情況日趨嚴重,加上今年大風雪使部分勞工提早返鄉,內地內需崛起使電子業淡旺季差距不如以往明顯,都加深今年廠商對缺工的憂慮。
另一個可能造成缺工的重要因素,是「十二五」規劃特別重視擴大內需、城鄉及東西部均衡發展;在政策鼓勵下,包括鴻海、宏帉都積極朝中西部內陸發展,帶動相關零組件廠商前進重慶、成都等地設廠,增加內陸工作機會,使部分原本外移至沿海地區賺錢的勞工,留在家鄉工作意願明顯提升,勢必對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區廠商造成衝擊。
以台商鴻海富士康集團布局為例,除了原本河北天津、山東煙台、河北廊坊、湖北武漢外,去年內遷策略至今,新增了四川的重慶及成都、河南鄭州、湖南長沙及衡陽、廣西南寧等地,並在當地積極招工,預計今年農曆年後,將對勞工返回原工作崗位造成影響。
「民工荒」提前出現
事實上,今年內地台商缺工問題已提前發生,主機板廠微星董事長徐祥表示,今年氣候異常,內地許多地區發生暴風雪,可能有部分勞工擔心回不去,提早返鄉過年,加上內地政策引導企業到西部設廠,產生人力磁吸效應,造成沿海缺工。
微星內地廠去年12月已發生缺工問題,人力缺口約一成,部分板卡產品已委託外包,部分筆記型電腦產能也在規劃中。
廠商除了委外釋出外包訂單外,也積極以增加備料、調整休假、加薪、車資補貼、開工獎金等措施,達到留人及吸引員工回流的目的,以穩定本身的產能,避免發生有訂單無產能的窘境。
整體來看,過去內地缺工問題多半發生在農曆春節前後,今年提前,若扣除天候因素,「十二五」規劃有關城鄉及東西部的均衡發展,以及富士康集團內地招工及廠商西進,都是進一步使沿海缺工問題惡化的長期潛在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