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專家建議,幼稚園餐點應以低糖、低油、低鹽的原則調味,再配合如清蒸、烚、焗等簡單烹調方法,讓兒童食得健康。教院提供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對成長中的幼兒來說,均衡健康的飲食最為重要。不過,現今不少家長及學校提供的膳食過於豐富,易令兒童過重或肥胖。教育學院心理研究學系助理教授陳美嫦08年至今,收集了全港幼稚園近1,000份餐單,發現逾8成的選材及烹調方法均有問題。其中,特別是引入成人常吃的「茶餐廳化」食物,如高油的豬骨湯與炒麵、高鈉的午餐肉與茄汁焗豆等加工食品、過甜的糖水及煉奶等,又肆意提供肝油丸等保健成品,對幼童健康不利。
陳美嫦表示,幼稚園餐單最常見的問題是高油及高鈉,前者包括正餐中的豬骨湯、炒飯、炒麵等,後者則是以罐頭或加工食品如午餐肉、茄汁焗豆、香腸入饌。而下午茶點又有糖水、煉奶花生醬、即沖果汁飲品等,有過甜及卡路里過高的問題。
幼兒工作者相信體形大可愛
事實上,陳美嫦去年曾訪問逾500名幼童家長及700多名幼兒工作者,發現大部分家長均低估孩子的體重問題。即使其子女有肥胖或過重問題,父母往往誤以為仍屬標準及正常。至於幼兒工作者也普遍相信,若幼童體形看起來較大,會「易於照顧」或「看起來很可愛」,忽略過重的潛在危機。她指出,正由於家長覺得孩子不夠胖、吃得不夠,令幼稚園設計餐單時有無形壓力,份量「寧濫毋缺」。
陳美嫦提醒,除留意份量外,幼稚園餐點也應以低糖、低油、低鹽的原則調味,再配合如清蒸、烚、焗等簡單烹調方法。雖然部分幼童起初會抗拒較清淡的食物,但她指,幼兒在5歲前味蕾仍在發展,過分調味、煎炸等「茶餐廳化」食物,會令其成長後更偏味濃及嗜甜、不喜進食蔬菜等,長遠來說,健康更易受影響。
教院幼師課程教計BMI
教院在培訓幼師課程中,已引入有關公共衛生、營養及健康教育等內容,包括餐單設計、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等,提高他們對照顧幼兒健康的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