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把握普查契機 保育傳統文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12]     我要評論

政府正就本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普查,初步名單涵蓋63項主項目,包括粵劇、舞火龍、打小人、端午節、盆菜等。預期普查工作將於明年上半年完成,屆時會研究如何保存,及是否向聯合國或者國家申請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具有本地特色的傳統節慶和習俗,是香港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借此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的契機,加強對本港傳統文化習俗的保育,對豐富本港文化生活和旅遊資源,均具有積極意義。當局應該制定一套全面系統的保育政策,改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滯後的現狀,以增撥資源、鼓勵民間參與和促進粵港澳合作等途徑,讓本港的傳統文化習俗得以傳承保留。

香港既是現代化的國際都會,同時也因為內地不同省籍的人士持續移入,帶來多樣化的民間習俗、傳統,並形成具有香港特色、內容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像打小人、盂蘭盛會、車公廟轉運、打醮、飄色製作等傳統活動和工藝,雖然源自內地,但其形式和內涵都保存得比內地更完整,傳統氣息更濃厚,將這些傳統習俗和工藝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單,加以活化保育,賦予其更強的生命力,對本港市民認識中國的傳統文化,吸引外地遊客,都有莫大裨益。

製作全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全球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日益顯現,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世界潮流。現時本港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人才斷層、缺乏資源,年輕一代參與意欲低,正面臨瀕危、失傳的危機。不單大坑舞火龍的參與男丁減少令人憂慮,醒獅團長也指年輕一輩雖有熱情,但面對生計只能放棄夢想,連驚蟄打小人的「專業人士」,也因找不到合適場地經營而愈來愈少。

要保護香港珍貴和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富有香港特色的傳統文化習俗世代相承,政府有必要成立專責的機構和發展基金,並提出一套全面完整保育計劃,提供必要的資金和場地支持,鼓勵民間人士繼承傳統及參與創作。本港的傳統文化習俗與嶺南文化一脈相承,本港還應該與廣東、澳門等地合作研究,透過文化的互動交流,共同提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保護。

相關新聞
鼓勵就業 交津限制宜從寬
把握普查契機 保育傳統文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