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正就本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普查,初步名單涵蓋63項主項目,包括粵劇、舞火龍、打小人、端午節、盆菜等。預期普查工作將於明年上半年完成,屆時會研究如何保存,及是否向聯合國或者國家申請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具有本地特色的傳統節慶和習俗,是香港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借此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的契機,加強對本港傳統文化習俗的保育,對豐富本港文化生活和旅遊資源,均具有積極意義。當局應該制定一套全面系統的保育政策,改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滯後的現狀,以增撥資源、鼓勵民間參與和促進粵港澳合作等途徑,讓本港的傳統文化習俗得以傳承保留。
香港既是現代化的國際都會,同時也因為內地不同省籍的人士持續移入,帶來多樣化的民間習俗、傳統,並形成具有香港特色、內容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像打小人、盂蘭盛會、車公廟轉運、打醮、飄色製作等傳統活動和工藝,雖然源自內地,但其形式和內涵都保存得比內地更完整,傳統氣息更濃厚,將這些傳統習俗和工藝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單,加以活化保育,賦予其更強的生命力,對本港市民認識中國的傳統文化,吸引外地遊客,都有莫大裨益。
製作全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全球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日益顯現,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世界潮流。現時本港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人才斷層、缺乏資源,年輕一代參與意欲低,正面臨瀕危、失傳的危機。不單大坑舞火龍的參與男丁減少令人憂慮,醒獅團長也指年輕一輩雖有熱情,但面對生計只能放棄夢想,連驚蟄打小人的「專業人士」,也因找不到合適場地經營而愈來愈少。
要保護香港珍貴和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富有香港特色的傳統文化習俗世代相承,政府有必要成立專責的機構和發展基金,並提出一套全面完整保育計劃,提供必要的資金和場地支持,鼓勵民間人士繼承傳統及參與創作。本港的傳統文化習俗與嶺南文化一脈相承,本港還應該與廣東、澳門等地合作研究,透過文化的互動交流,共同提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