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電台的工作,因為它讓我不斷地面對新的挑戰,同時也學習到新的知識。例如近日製作《淺談香港粵劇敘論》節目,雖然大部分的內容都是「熟口熟面」,但其中卻發現很多沒留意過的點子。作者黎鍵先生在《香港粵劇敘論》一書的第十三章提出「『唱片曲』的藝術特點是多小曲,歌樂『動聽』,多城市化的題材等等。此種特點,當時也大大影響了其時的歌壇生態。歌壇曲也經受了一波又一波城市潮流的洗禮,例如前述的『平喉四傑』,其時所唱,無非都是唱片曲;月兒、柳仙不在話下,即使是小明星,很早便唱了如吳一嘯等人的歌,卻不再唱王心帆的歌了,這便使王心帆為小明星所撰的廿多首歌壇曲成為絕響。」(二八七頁)我對黎鍵先生的說法有點懷疑,因為五、六十年代小明星的入室弟子陳錦紅在歌壇演出,也是唱王心帆的作品。所以我在節目裡,請阮兆輝兄就「唱片曲」的影響發表意見。
新的粵劇觀眾多愛小曲
以阮兆輝兄所見,五、六十年代的歌壇長曲(歌壇曲)和短曲(唱片曲)並存了好一段日子,而且歌壇仍然以主要唱家演唱首本名曲來招徠顧客。我猜想唱片曲取代歌壇曲是供應和市場問題。撰曲人為唱片公司撰曲成為主要收入來源,自然會減少撰寫歌壇曲,而唱片曲流行後,到歌壇聽歌的觀眾當然也希望欣賞到自己喜愛的「唱片曲」,經過一段日子,專為歌壇撰寫的長曲也不免要從舞榭歌台退隱了。但最關心的是輝哥提到「唱片曲」破壞了粵劇的表演。很多「唱片曲」雖然來自著名的粵劇場口,但由於欣賞者「只聽不看」,所以唱片公司會請專人重新編曲,主要刪減口白和鑼鼓,增添歌唱部分,旋律多用小曲。
久而久之,新的粵劇觀眾進場欣賞名劇,發覺竟然沒有自己熟悉的「唱片曲」,便懷疑戲班「偷工減料」。班主在觀眾壓力下,當然會引進「唱片曲」,結果演員便像穿了戲服開演唱會一般,大量的戲曲動作也沒法施展出來了。今天本地粵劇舞台以「唱」獨大的情況,是否因受到「唱片曲」的影響而形成,應該是學者可以進行研究的有趣課題。 ■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