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戲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戲曲視窗:千斤口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15]     我要評論

 多年前,我說當時本地粵劇有「四化危機」,「四化」就是「京崑化」、「話劇化」、「歌劇化」和「舞劇化」,其實更貼切的形容是「唔化」。大量吸收別種藝術菁華來豐富本身表演,可以說是粵劇發展的特色,在某些階段對粵劇應該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並改變它的表演形式;我過往談「薛馬爭雄」、「仙鳳鳴」和上世紀五十年代內地粵劇改革,都很詳細分析過。但粵劇發展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在表演形式上已經有了相當穩定的「程式」,無需再作「革命性」的創新,所以「吸納」和「轉化」以豐富表演已經足夠,當然這要表演者有相當造詣才能做得到,功力稍差者便只能生吞活剝,處處見刀斧的痕跡,這就是「唔化」了。

過去幾年,喜見有些愛好粵劇的朋友執筆撰寫粵劇劇本,為鬧劇本荒的粵劇界帶來幾滴甘露。我不懂粵劇,只能從觀眾的角度來說說感受。在我看過由粵劇愛好者撰寫的新劇,大都有「唱多白少」的特點,也就是「歌劇化」了。傳統戲曲由唱、做、唸、打四大元素構成,行內人更有「千斤口白三分唱」的說法。雖然粵劇自「六柱制」後,加重「唱」的成份,以彌補因減少行當引致表演縮短的問題,但這種改變頗為觀眾受落,「多唱」也逐漸成為粵劇的特色。但就我看過的前輩作品,「多唱」的部分多放在男、女主角的戲份上,亦即經常在戲班的宣傳單張上看到的男、女主角大唱主題曲。所以,前輩編劇在撰寫一般場口時,唸白仍然佔相當的份量。

唸白清晰交待情節

我個人認為唸白有使劇情進行明快和清晰交待情節的功能,而且武生、老生或一般角色,也不必唱得太多。更何況字句精煉的唸白,通過演員鏗鏘的演繹、撼動觀眾心弦,恍如有千斤之力,有著「唱」不能做到的效果。如果要我舉個例子,《帝女花》頭場《結盟》便是非常值得有意撰寫粵劇劇本的朋友學習的經典場口。順帶說一句,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香港電台上廣播劇編劇班時,恩師李安球主張劇本的第一場戲應該是全劇的引子,為劇情埋下伏線,所以一般都不會太長。當然戲劇是創作藝術,沒有甚麼「黃金定律」,但一齣戲劇如果是「高潮迭起」,總比看頭場已吃不消,更能留住觀眾,我深信這是所有戲劇也適用的原則。  ■葉世雄

相關新聞
三演《紅梅劫後魂》 袁纓華加投影 增詭異情節 (2011-02-15) (圖)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1-02-15) (圖)
戲曲視窗:千斤口白 (2011-02-15)
舞台快訊 (2011-02-15) (圖)
《蝶海情僧》功勢強勁 (2011-02-15) (圖)
39屆藝術節粵劇環節 重點推芳艷芬名劇 (2011-02-08) (圖)
兒童《六國大封相》值回票價 (2011-02-08) (圖)
戲曲視窗:兔年梨園多興旺 (2011-02-08)
中國藝術團在泰演出 (2011-02-08) (圖)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1-02-08) (圖)
舞台快訊 (2011-02-08) (圖)
阮兆輝任嘉賓旁述 聲輝兒童粵劇 迎新歲 (2011-02-01) (圖)
戲曲視窗:社團粵曲節目輕裝上陣 (2011-02-01)
原創粵劇《拜將臺》誠意之作 (2011-02-01) (圖)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1-02-01) (圖)
舞台快訊 (2011-02-01) (圖)
初三起新光連演十六天 「鳴芝聲」新春節目演不停 (2011-01-25) (圖)
戲曲視窗:電台社團粵曲節目 (2011-01-25)
首部3D黃梅戲舞台劇誕生 (2011-01-25)
八和慎和堂 籌款演出《香花山大賀壽》 (2011-01-2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戲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