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洪嘯、王曉雪 北京報道)華為日前撤回對美國三葉(3Leaf)公司收購,並於昨日發表公開信,正面回應外界種種「軍方背景」的猜疑。這也是華為近10年在海外市場屢屢受挫以來首次公開作出回應。而華為在海外併購潮中的失意並非個案,數據顯示,過去兩年,中國企業跨境收購失敗率全球最高。專家指出,未來西方國家以國家安全為名,行貿易保護之實的案例還會更多,中國企業或將面臨更多的非經貿性壁壘。對此,中國要在加強立法和執法的同時盡快根除跨國公司的超國民待遇。
華企失敗率11% 英企僅1%
國際知名金融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企業跨境收購的失敗率達12%,全球最高,2010年雖降至11%,卻仍居全球首位。而美國和英國公司2010年從事海外收購的失敗率僅為2%和1%。
從2005年的中海油收購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案、2007年的華為聯合美國貝恩資本收購3Com公司案、2009年中鋁與力拓的「世紀大交易」,到2010年騰訊競購ICQ、華為競購摩托羅拉等一系列海外併購案,中國企業在走出去時屢屢受阻,特別是一些涉及高科技和能源的併購案,中國企業多數以失敗而告終。
就在幾天前,華為迫於美方壓力不得不放棄對三葉的收購,美方指是基於維護國家安全。對此,華為美國公司董事長胡厚崑25日發表公開信回應美方質疑,並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就對華為所有質疑給予正式的調查。
胡厚崑在公開信中,重申放棄收購三葉系統只是不希望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至於所謂的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華為表示,公司產品安全可靠,美方對於公司具體違反國家安全的事例從未告知華為,華為希望美方能夠將有關考慮明確通知。
華為澄清無軍方背景
美方曾指華為與解放軍有密切聯繫,華為表示,公司CEO曾在軍隊服役的經歷無論在中美都很正常,華為只向客戶提供符合民用標準的通信設備,並無軍方背景。華為表示願意開放給美國的權威機構進行調查,同時否認接受來自中國政府超過正常商業公司之外的額外資金支持。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知識產權律師謝明敦認為,由於擔憂中國的崛起,近年來,美國對中國企業在美併購設置了多重防線,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如今已上升到採取「國家安全審查」手段來打壓中國企業,這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動向。未來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防範和打壓不會改變,中國企業面臨的非經貿性的壁壘或將越來越多。
謝明敦指出,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要求華為撤銷購買美國小型科技公司專利和產品,以及最近摩托羅拉有可能會將華為的專利技術出售給諾基亞西門子,其背後反映的是在中國崛起過程中,中美兩國在高科技產業利益上的博弈。
他並建議,中國在國內的法律尤其是知識產權方面要加強立法和執法,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自主創新力度。同時要盡快從法理上根除跨國公司的超國民待遇,對國內外企業要公平地動用知識產權的法律、反壟斷法和審查制度,為中國企業在國外獲得公平待遇創造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