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密鑼緊鼓:最低工資明春檢討 當局密斟標準工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勞工界舉行新春酒會,曾蔭權、張建宗與俞宗怡擔任主禮嘉賓。 香港文匯報記者潘政祁 攝

 最低工資28元水平將於5月1日正式實施,勞工界「金睛火眼」關注實施後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又希望有關方面盡快按數據檢討新的工資水平。據了解,最低工資委員會今日會正式履新,並最快於本月上旬舉行首次會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正如較早前已承諾在明年2、3月間,一旦有數據在手就會啟動最低工資的檢討工作,故「這個時間表、路線圖是好清晰」。

 勞工界3名立法會議員葉偉明、潘佩璆和李鳳英,與吳秋北等6名勞工顧問委員會僱員代表昨日主持了「勞工界辛卯年新春酒會」,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俞宗怡擔任主禮嘉賓。

葉偉明促優化預算案

 針對剛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勞工界對此心中有氣。葉偉明認為,特區政府坐擁巨額儲備及盈餘,但理財哲學仍抱殘守缺,在新年度預算案中並沒為在職貧窮、全民退休等方面制訂長遠政策,令人失望,「我們在此呼籲特區政府正視社會不公、貧富懸殊問題,在財政預算案答辯時積極回應市民的訴求」。在台上的當勞,聽到有關言論即時「嘟嘴」,未知是否為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打抱不平」呢?

 最低工資將於5月1日實施,勞工界故然對此感到高興,但仍希望進一步爭取標準工時,故藉機再次向當勞「當面陳情」。葉偉明形容,「只有最低工資,欠缺標準工時,並不能保障勞工基本的權益,當前勞工界仍面對眾多問題,有待解決。」在台上的當勞聞及標準工時,即時與身旁的張建宗與俞宗怡相視而笑。

張建宗忙推新政指引

 張建宗在其後致辭時以行動回應勞工界的關注,指出今年是香港落實最低工資的開局年,並於5月1日起全面實施法定最低工資,這標誌政府、勞資3方面的磋商、溝通、協商的豐碩成果,「這是來得不易」。目前勞工處正密鑼緊鼓,把有關前期工作做得如火如荼,包括希望盡快推出相關一般指引,方便僱主、僱員參考並了解權益與責任。至於標準工時方面,當局正著力展開有關政策研究,希望在任內完成這重要性、方向性的政策分析。

 張建宗又提及香港就業市場的最新情況,指香港的勞動市場最近呈現一片生機,亦展現蓬勃的生機。他舉例說,最新季度的失業率較上個季度下跌至3.8%,這是金融海嘯以來的新低點,顯示本港經濟陸續復甦;同時總就業人數連續8個月上升至358萬多人的歷史高位,失業人數則顯著縮減至約13萬人,為2年多以來的新低,而在過去8個月,勞工市場共創造了99,000個職位,這個勢頭是相當好。

翟紹唐謙虛自認外行

 新任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資深大律師翟紹唐昨日亦有出席勞工界新春酒會,提早與勞工界各方人士打好關係。他承認,自己在最低工資的議題屬於「外行人」,或需要一段學習時間,但他相信,最低工資水平實施後並非「一天光晒」,相信社會各界仍有一段時間需要適應。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相關新聞
密鑼緊鼓:最低工資明春檢討 當局密斟標準工時 (2011-03-01) (圖)
廿四味:預算案豈可否決 建制派出招解圍 (2011-03-01)
加價壓力:通脹升 工展都難頂 (2011-03-01)
特首獲邀列席人大開幕式 (2011-03-01)
後勁凌厲:民建聯支持度急飆 (2011-03-01)
志強時評:調整房協功能 照顧市場與政府之間空間 (2011-03-01)
促請「加碼」:民記倡「即用6千元」18區簽名踴躍 (2011-02-28) (圖)
建制派今晤財爺 爭優化預算案 (2011-02-28)
爭取權益:「無份」袋6千 公僕也上街 (2011-02-28) (圖)
偷閒行善 (2011-02-28) (圖)
指點江山:中國的穩定符合全世界利益 (2011-02-28)
廿四味:反對派挑動「革命」禍害香港 (2011-02-28)
表明態度:稱政改修訂空間小 林瑞麟有信心過關 (2011-02-25) (圖)
縱論香港:李柱銘向美獻媚表功的大騷 (2011-02-25)
工作大計:政制局宴傳媒交足貨 (2011-02-25)
妙想天開:太上黃號召杯葛交津無人睬 (2011-02-25)
把脈香港:重新思考香港應對通脹措施 (2011-02-25)
來論:一場虛擬和拙劣的反華鬧劇 (2011-02-23)
撐交津基層即受惠 工聯會自由黨企硬 (2011-02-23)
大展鴻圖:愛沙尼亞領館開幕 林建康任名譽領事 (2011-02-2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