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遺禍人間》劇照
文︰小西(資深劇評人)
「重演」大概是近年香港劇壇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尤以準「商業劇場」現象的出現,最值得關注。當然,香港從來不乏「商業劇場」的製作,由八、九十年代的浩采製作、源澤流,到後來的春天舞台,但或許因為西九與創意及文化產業論述效應,近年的確多了不少以大眾為對象的商業劇場製作。記得筆者某日午飯後無聊,開電視碰巧電視台在播放婦女節目,正好該節目主持便邀請了某即將公演的音樂劇之音樂總監,跟觀眾侃侃而談製作花絮以及他的創作感受。或許,下午婦女節目不在電視台晚上的黃金時段,未足以證明戲劇演出已進入大眾娛樂的領域,成為普及文化的一部分。但一直以來被視為小眾文化的戲劇,現在卻可以名正言順的「入屋」(進入普通家庭)了。然而,跟商業劇場與創意及文化產業發展得較成熟的地方(例如紐約、倫敦等)不同,雖然香港年中各式演出繁多,本地商業劇場的產業結構並不健全。是的,不拿政府(藝發局與康文署)資助的獨立劇團與演出多了,但由於政府仍然掌握了本地大部分的文化資源和場地,本地商業劇場的發展似乎仍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二人餐》的愛情絮絮語
「三角關係」劇團的《二人餐》可算是這一股風潮中,比較成功的準「商業劇場」作品。把《二人餐》形容為準「商業劇場」作品,是因為演出首演(2006年6月)時,未必已有清晰與確定的商業計算,只是演出得到了沒有預期的熱烈反應,於是《二人餐》便前後作了四度公演。當然,除了票房反應外,從演出的宣傳以及選擇跟因《29+1》而走紅的彭秀慧合作,也多多少少看得出「三角關係」箇中的商業計算。但以現在本地整體商業劇場的產業結構,《二人餐》只能算是比較成功的準「商業劇場」作品──即只有一定商業的元素,但仍未具有成熟的商業製作模式。
說回作品本身。根據該劇編劇與導演馬志豪所言:「最初的構思,是五段完全沒有關係的短篇故事,分場就是一天裡的五餐……內容全部都圍繞著五對不同的男女在餐桌上的愛情片段。」(場刊)此外,則主要安排了徐羨曾飾演的廚師,作為敘事者,穿插其間,間或交待劇情,間或插科打諢,好不熱鬧。但到了正式演出時,五對不同男女的角色卻從頭到尾由兩個人飾演──男人(張銘耀飾)和女人(彭秀慧飾)。儘管馬志豪已對原來的五段短篇故事作了一定的戲劇串連,但由於片段間的戲劇內在關連性仍然不強,演出更強調的,是每個準獨立片段所企圖渲染的情感與氛圍,演出的整體便顯得支雜破碎。而且,某些場口(例如午餐)也拖得太長,花上相當時間打單一的情感。試想想,當你以差不多十至十五分鐘營造「甜蜜」的感覺,甜是甜了,但是否有點兒膩?
此外,或許因為《二人餐》的重點在渲染情感,我覺得演出也輕輕帶過了一些有趣而值得探索下去的問題。例如,當初女人跟男人分手時,便提到她們的關係,已變得除了談飲飲食食之外,便無話可說了。事實上,演出中所有有關愛情、食物與金錢的符號,基本上都是可以等價互換的。但馬志豪並沒有再往這裡探下去,以大團員結局蓋起了剛剛微微打開了的黑洞,實在可惜。
過渡中的《遺禍人間》
當然,有人喜歡「輕彈淺唱」,有人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新域劇團的藝術總監潘惠森,可謂箇中的表表者。潘惠森的劇作,向來藝術風格鮮明,整體戲劇佈局接近荒誕劇,語言刁鑽,而又結合濃烈的本土與草根元素。近作《遺禍人間》屬近年「人間系列」的第三部曲,跟前兩部曲相似,可算是潘惠森香港新世代以至香港本身的一封情信。
我們知道,在過去十多年,香港的各個層面的發展,可謂每況愈下,而這種衰落狀況亦間或反映到潘惠森的作品之中。但跟潘惠森過去的作品不同,雖然《遺禍人間》對於語言角力與荒誕情境仍然樂此不疲(有時甚至到了冗長的地步),但潘惠森最後卻在演出中,通過角色鮮有地直接地道出他對香港新世代以至香港的感受,其「肉緊」與直白的程度,大有一種「我要爆啦」的感覺,跟演出本身錯綜複雜的暗晦與曖昧的機理,構成了強烈的對照。
不過,儘管《遺禍人間》的「有heart」溢於言表,但潘惠森式的語言以及荒誕迷宮所構成的創作困局,似乎還是揮之不去(這也是筆者多年沒有觀看潘惠森作品之原因)。「人間系列」是否預示著潘惠森創作上的變局與突破?等著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