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溫總今年1月調研各地旱情,今年將大興水利改造農網。 資料圖片
承接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聚焦水利的政策春風,曾是冷門話題的農田水利建設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迅速升溫,成為關注焦點之一。溫家寶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將全面加快水利建設,從而啟動了中國「十二五」新一輪治水新政。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各抒己見、支招獻策,為彌補水利欠賬,用好建設巨資吹響了民意號角。 ■香港文匯報兩會記者組 江鑫嫻 北京報道
在過去兩年裡,中國西南、華北、華東等多個地區,農田龜裂、作物絕收的新聞畫面不斷衝擊著國人的神經。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表示,「農村『渴』才是國家的『渴』,糧食安全千萬不能出錯。大旱已向水利部門大水利工程投資方向說『不』,不能再把錢都投在大江大河的建設上,再不興修農村水利,還將遭受更大的懲罰。」
正如中央一號文件所指:「農田水利建設滯後仍然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最大硬傷,水利設施薄弱仍然是國家基礎設施的明顯短板。」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反覆強調,水利欠賬太多,要出大問題。要從根本上改變靠天吃飯的局面,夯實水利設施尤其是農田水利這個基礎已是首要之選。中國的水利真的到了需要大修的時刻。
今年投入比去年多一倍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提高水利建設資金在國家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專項水利資金,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進一步完善水利建設基金,加強對水利建設的金融支持,多渠道籌集資金,力爭今後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按此標準,2010年中國水利投資是2,000億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億元,未來10年的水利總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
中央斥巨資加強水利建設,為治理水利硬傷提供了政策保障,而如何確保資金高效使用,防止中央預期落空,成為兩會期間的關注焦點。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土地出讓收益重點投向農業土地開發、農田水利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足額提取、定向使用」。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水利廳廳長紀冰表示,落實10%的土地出讓金,關鍵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首先要確保每一級都能把這些錢拿出來。他還建議,發達省資金多,但農田水利任務輕,可由中央統籌,調控一部分資金到其他省區。
走好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小麥專家于振文認為,過去在水利建設中,過多地把精力用於大江大河的治理,忽視了農田水利建設。近年來,很多地方在農田水利建設中,著重加強了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這個做法很好,也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在,水庫有了,但是從水庫通往農田的水渠並沒有建好,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就是這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
國家下決心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投入,要讓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必須做到規劃先行、監管到位。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傅瓊華說,她在調研中發現,一些農田基本水利工程建時轟轟烈烈,建好後卻無人管理、維護,一些地方電灌站尚未投入運行,就發生人為損壞現象。直接承擔著農村水利規劃、建設、管理、執法等重任的鄉(鎮)水利站,人員經費卻沒有納入財政。她呼籲,對農田基本水利建設要「建管並重」,設立專項管護資金,健全基層水利服務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