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藍色國土」崛起海上大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1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南海二號」全體員工為5,000萬噸歡呼。

 在中國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上,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乘坐直升飛機上下班,常年「面朝大海」漂泊海上,28天才能回家一次讓其更能體味何為孤寂,何為親情。他們就是中國海上石油工人,堅守在藍色國土默默耕耘只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國家主席胡錦濤曾說過,保衛藍色國土需要強大的海軍,但是要開發建設藍色國土需要像中海油這樣能夠從事海上能源開發的國家隊。香港文匯報記者近日走進中海油,揭秘這支國家隊如何用28年時間從年產僅9萬噸起步,最終建成了「海上大慶」以及籌建「深海大慶」的過程。

 ■香港文匯報記者 羅洪嘯 北京報道

 2010年12月19日,中國海上原油產量實現了5,000萬噸油當量,在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超50%警戒線的情況下,「海上大慶油田」的建成令人振奮。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指出,過去10年,中國新增石油產量的53%來自海洋,2010年這一比例達到80%以上。未來10年中國還將建成「深海大慶」,這些海上原油的開採全都是依托一個個海洋鑽井平台、海上採油平台實現的。

「鐵軍」無懼風浪

 要想踏上海上鑽井平台,絕非易事。從深圳蛇口開發區驅車半小時,再經過1個小時的直升機飛行,記者終於看到了矗立在茫茫大洋中的橘色鑽井平台—「南海二號」。作為中國第一艘半潛式鑽井平台,已服役33年的「南海二號」見證了中國海上石油鑽井技術從無到有,從大到強。當香港文匯報記者踏上「南海二號」海上平台,海上的大風幾乎快把記者吹跑,而「海上鐵軍」們依舊堅守在崗位上。

 有「海上鐵人」之稱的「南海二號」鑽井平台經理郝振山,1989年進入中海油,從一名洗甲板的甲板工幹起,那時海上石油鑽井技術還被外國壟斷,中國的海上鑽井平台必須聘請外國人員任司鑽操作。行內有句話:「司鑽手裡三條命:船員、設備和井」,司鑽手中的剎把關係到全船安危。

踏海探油廿八載

 不服輸的郝振山暗下決心,並開始了「偷師之旅」,最終從外國人手中接下了海上平台最為重要的司鑽崗位,帶領著「南海二號」團隊走出國門,成為中國第一個用無懈可擊的鑽井技術征服了BP、道達爾等海外石油公司的功臣。

 事實上,郝振山個人工作歷程也是中海油28年來發展的縮影,從1982年成立之初,無資金、無裝備、無技術的「三無公司」,發展到如今無論技術還是裝備都堪與世界大石油公司比肩,中海油用28年走完了世界石油巨頭用百年時間才走完的路,有力提升了中國能源安全保障系數。

相關新聞
中國「藍色國土」崛起海上大慶 (2011-03-14) (圖)
「南海二號」百二員工 80後佔七成 (2011-03-14) (圖)
中國採油航母「海洋石油981」 (2011-03-14) (圖)
深海航母六月啟航 「南海大慶」 將崛起 (2011-03-14) (圖)
「鐵人」與海共舞 對妻兒深感歉意 (2011-03-14) (圖)
獨家專訪:邱騰華:垃圾擬按量徵費 量少住戶或豁免 (2011-03-14) (圖)
全面推進:源頭減廢末端處理 不可或缺 (2011-03-14)
實驗樣板:珀麗灣收廚餘 減廢減費11% (2011-03-14) (圖)
務實行動:社區年中推行廚餘回收 (2011-03-14) (圖)
快速前進:環保如駕車 風阻勿鬆油 (2011-03-14) (圖)
青藏鐵路公司:建構鐵路網絡 助力西部發展 (2011-03-12) (圖)
攻克凍土難關 技術世界領先 (2011-03-12) (圖)
西寧火車站 全方位改造 (2011-03-12) (圖)
運用高科技調控 38車站無需人值班 (2011-03-12) (圖)
圓滿完成春運 發送客量創新高 (2011-03-12) (圖)
鐵路職工可望加薪 (2011-03-12) (圖)
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操盤中原 大寫民生 (2011-03-05) (圖)
執行重持續 爭上六台階 (2011-03-05) (圖)
十項民生工程俱落實 (2011-03-05) (圖)
北京華文學院院長周鋒:五年建三大中心 擴華文教育影響 (2011-02-1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