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養路機正在作業。
據了解,全世界在多年凍土區修築鐵路已有百年以上歷史,但已建成的多年凍土區鐵路損壞率很高,行車時速只有60至70公里。據資料顯示,1996年調查中,運營近百年的西伯利亞鐵路的線路受損率為45%,而穿越凍土里程最長的青藏線列車那時就已預測到今天能夠以100至120公里的時速在青藏鐵路上一路狂奔。
科技攻關 確保行車安全
在全球變暖,年均氣溫逐年升高的情況下,凍土變化更為頻繁。早在建設前期,為保障青藏鐵路線路路基的安全和穩定,鐵路部門就充分考慮凍土問題,在大量實驗數據的基礎上創立「主動降溫」的思路,進行科技攻關,採取熱棒、片石護坡、鋪設通風管等多種措施,為開通運營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的環境。2009年,青藏鐵路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開通運營後,青藏鐵路公司探索實踐高原鐵路運營管理規律,為了550多公里的凍土區段線路的穩定,青藏鐵路公司線路維護部門和工作人員通過動靜態監測,結合大型機械化養護,以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工作精神使這條鋼鐵巨龍安全地行駛在雪域高原之上。
凍土,是一種特殊的土類,由於凍土中含有冰,對溫度極為敏感且性質不穩定。凍土層凍結時體積增大,形成凍脹現象。凍土層融化時,形成融沉現象。凍土中含冰量越大,凍脹、融沉現象越嚴重。嚴重凍脹、融沉病害,可能導致工程結構變形,使鐵路線路失去平順性,影響列車正常行駛。
創造奇跡 戰勝不可能
英國《衛報》上曾有這樣的描述:人們曾說修建通往西藏的鐵路是不可能的。有5,000米的高山要爬、12公里的山谷要架橋、數百公里的凍土區無法支撐鐵軌和火車。再說,誰又可能在稍動一下就要找氧氣瓶的情況下鋪鐵軌?但這就是中國迎接的挑戰。
事實證明,中國不僅戰勝了種種不可能,也在世界鐵路建設中創造了奇跡。青藏鐵路的順利通車將人們帶到了更高的地方,也為高原不斷帶來新的美好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