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據日本新聞網報道,東日本大地震令政府再度考慮首都功能分散的問題。跨黨派「危機管理都市推進議員聯盟」前日在國會內舉行首次會議,聯盟認為,東京發生直下型地震的可能性存在,因此必須考慮建設「副首都」,以備東京遭到毀滅性打擊時,首都功能不致完全喪失。
東日本大地震之後,日本列島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增大,也不排除誘發預測中的東京灣北部地震和靜岡縣近海的東海大地震的爆發。據中央防災會議預測,如果東京灣北部發生7.3級地震的話,將造成東京1.1萬人死亡,21萬人受傷。同時會有85萬棟房子倒塌或燒毀,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12萬億日圓(約10.5萬億港元)。
最快1個月內 東側8級餘震
由於東京集中政治和經濟核心機構,為免國家陷入癱瘓,聯盟認為必須迅速考慮建設「副首都」,以分散首都的功能,確保國家機關正常運轉,甚至考慮建設兩個以上能夠代替首都的城市。聯盟根據用地面積、交通便利度、與東京距離等7個標準對5個候選地進行評估,將於近期提出完整方案,遞交政府和國會討論,年內啟動計劃。
據日本《讀賣新聞》昨日報道,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等多個研究機構認為,3.11大地震後,由於日本海溝東側的海洋板塊受到牽拉的力增強,在大地震震源地的東側,很可能發生黎克特制8級餘震,最快1個月內就會出現,並且引發海嘯。
日專家根據 屬30年前理論
目前地震學界的共識是,精確的短臨地震預報現階段還無法實現。東京大學美籍地震學教授蓋勒昨日在權威科學雜誌《自然》刊文稱,日本政府應立即停止「毫無效果」的地震預測,為「意料之外」的危險做好準備。
蓋勒說,「日本全國置身於地震的危險中,現有的地震科學無法可靠評估特定地區的風險……眼下正是坦白告訴國民地震無法預測的最佳時機。」這篇論文可能影響日本的地震預報政策。
蓋勒指出,日本地震學家根據「特徵地震」和「地震間隙」這兩項六、七十年代未經證實的理論,過分著眼於日本東海、東南海和南海面臨黎克特制8級以上地震的風險,誤導公眾。1979年以後日本國內造成10人以上遇難的地震,都發生在地震概率較低地區。 ■日本新聞網/共同社/《產經新聞》/綜合外電消息/路透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