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許樹源。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郝君兒)通脹加劇之下,香港近年新興「網上團購」活動,集合多名消費者購物,爭取更多優惠或折扣,參加者每每數以百計。不過,消委會昨指出,網上團購存有風險,消費者預繳時未知產品質素,而且網站可能在境外註冊,遇有「走數」也難追究。有關投訴由去年全年的2宗,急升4.5倍至今年首季的11宗。有人團購車票後總無法訂位,超過使用期限也未能兌現服務;有人報讀花藝班,付款後不獲交易確認,團購網站負責人一度「人間蒸發」。該兩宗個案投訴後才獲退款,消委會呼籲消費者提高警覺。
網上團購近年大行其道,餐飲優惠、興趣班、美容療程等常常出現在團購網站,優惠可低至3至5折,往往能短時間內吸引大批市民付款參加。不過,消委會昨日最新一期《選擇》月刊中,提醒消費者要小心團購風險。該會指出,近年團購投訴持續上升,今年首季的11宗投訴涉款近1.1萬元。有投訴人在一個團購網站,以信用卡付款199元購買花藝班的會籍,但沒有收到確認電郵和優惠券,由於未能聯絡網站的負責人或商戶,於是向消委會求助,商戶最終退還款項;同一課程其後再被兩名市民投訴。
消委會:海外網走數難追究
有投訴人去年12月初經團購網站訂購兩張每張價值50元的觀光巴士券,計劃去年的平安夜或今年元旦日使用,但其後預約時卻常因客滿而預訂不到位置,最終巴士券過期了也未能行使,經消委會投訴後始獲退款。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許樹源提醒市民,團購網站對消費者的保障極之有限,提醒市民注意風險,包括網站未必跟商戶有可靠協議,而消費者預繳時亦不知道服務或產品的質素,加上團購網站可能在境外註冊,如果網站「走數」將難以追究。
學者:團購有利買賣雙方
中文大學市場學理學碩士課程主任冼日明稱,團購興起因消費者能凝聚力量,增加議價能力,以享受更大優惠;而商戶以團購方式推廣也能降低成本。不過,冼日明指出,雖買賣雙方各有好處,但團購陷阱處處,消費者或面對貨不對辦、延遲或無法收貨等問題,故參加團購時應選擇可靠及有口碑的網站。有團購網站營運商指出,產品推出前會親自試用,確保質素,又認為相關投訴增多,或影響這門新興行業的發展。
警方:法例管轄網上行為
警方暫沒備存關於網上團購的舉報個案,去年則共收到623宗有關網上商業騙案舉報。警方指出,網上世界的行為同樣受法例規管,如《盜竊罪條例》中的盜竊罪、欺詐罪及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等,提醒市民若懷疑網上購物受騙,應停止交易及向警方舉報。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陳啟泰醫生稱,網上團購可為消費者帶來指尖間之快捷及朋儕間之互惠互利,現階段難以估計會否引致部分市民因而成為「購物狂」,但提醒消費者應有足夠的自制及分析能力,以免墮進過度消費的無底深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