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健康飲食促農業轉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有專家指,在包裝貼上「有機」字眼而沒有認證標籤的產品,可能都是混水摸魚。香港文匯報記者吳欣欣 攝

 有機耕種在香港的發展始於1988年,一個名為「綠田園」的環保教育組織(現名為「綠田園基金」)在當年開辦一個教育農場,首次採用「有機耕作」這個概念來推廣綠色生活。踏入90年代,全球興起環保及健康飲食的熱潮,加上毒菜(即殘留農藥超出安全標準的蔬菜)事件屢現,港人對提倡不用人工化學肥料的有機耕種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同時,本地農業因都市化侵略和經濟轉型而不斷萎縮,政府遂在2000年開始協助業界發展有機農業,令部分荒田得以復耕,農民可重操故業。當時全港的有機農場只有約10個,耕作面積小且產量不高,收成只能滿足極少數人的需要。

 根據漁護署估計,截至2011年1月,香港的有機農場數目有365個,可分為教育性、優閒性和自給性3個主要性質,分布在元朗錦田和新界北區等地,主要位於逢吉鄉、大江埔、吳家村及坪輋4個由漁農署於2000年推廣有機耕作時所成立的試驗菜區。

 高昂售價無損購買慾

 據統計,現時全港的有機農場平均每天生產3至5噸蔬果,產品主要在健康食品店、超級市場、農墟和街市等地方銷售。

 有業界人士指,近年市民關注健康,加上農作物品種多元化,有機蔬菜市場日漸成熟,即使本地有機菜價格較一般蔬菜貴3至5成,顧客數目仍由10年前的1萬人增加至現時的30萬,增長幅度驚人。 (參考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相關新聞
今日香港+全球化 利與義社企缺一不可 (2011-05-16) (圖)
教育社企 (2011-05-16) (圖)
概念鏈接:社會企業 (2011-05-16)
社會企業家精神 (2011-05-16) (圖)
社會創投 (2011-05-16) (圖)
賺錢幫助弱勢 嶄露頭角 (2011-05-16) (圖)
增幅放緩 營辦審慎 (2011-05-16) (圖)
表一:社企基本資料 (2011-05-16) (圖)
表二:社企服務類別 (2011-05-16) (圖)
效益量度指標多元 非只倚重營利 (2011-05-16)
英美發展蓬勃 概念根深柢固 (2011-05-16) (圖)
資料速遞站 (2011-05-16)
想一想 (2011-05-16)
延伸閱讀 (2011-05-16)
能源科技與環境+今日香港+全球化 環保有機耕種成港農業轉機 (2011-05-16) (圖)
議題探索 (2011-05-16)
新聞背景:港街市逾7成有機菜缺認證 (2011-05-16)
想一想 (2011-05-16)
概念鏈接 (2011-05-16)
想一想 (2011-05-1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