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鄉音無改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5-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高德蓉(美國)

 我特別愛花兒 ,去東京賞櫻一直是我的期盼。五年前的四月底去東京看望四姐,那年東京天氣暖得早,花兒已謝得七七八八。四姐說:「你來早一個星期就好了。」三年前的四月中去東京看望四姐,以為這次可以一償賞櫻之夢,怎料那年天氣暖得遲,眼看著櫻樹上粉紅色花骨朵兒飽綻,彆著就是不開。後來外甥女在電話裡說:「您晚來幾天就好了。」就在我離開後的幾天,天氣回暖,櫻花怒放。

 要說看櫻花,華盛頓也有(我家附近的金門公園也有),可是它沒有東京櫻花盛開的節日氣氛。櫻花紅顏薄命,邊開邊落,正是櫻花浪漫之所在。多災多難的日本人在那時候會及時行樂,在落櫻繽紛的櫻花樹下吃喝玩樂、唱歌吟詩,通宵達旦。看來我與其說是想賞花,更正確的說我是想親身感受一下那種天下大同、與眾同樂的、浪漫的節日氣氛。

 不信邪的我今年又計劃四月下旬先去日本看望四姐和賞櫻,然後去北京看望五姐,這次賞櫻應該是不早也不晚了吧。機票都定好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場福島大地震,和海嘯引起的核輻射危機,美國政府警告人們不要去日本旅行,我被迫取消日本之行,賞櫻之夢真的始終不能實現,我跟日本的櫻花就這麼沒緣?只好直接去北京。沒關係,北京是我老家,去不膩。

 有「樹海之城」之稱的北京之春是美麗的。樹木都是透明的嫩綠色,有的還開著淺紫色、粉紅色的花兒。白色的槐花兒(尤其是早晚)香極了,跟茉莉花的清香很接近。街道兩旁和中間種了各種顏色的玫瑰花。還有那像雪花一樣的楊絮、柳絮漫天飛舞,很浪漫。

 我每次回北京都住在北京電影製片廠生活區的五姐家。因為熱愛電影,少年時代北影對我有極大的吸引力。那時交通不方便,從我家(東四)到五姐住的小西天演員劇團宿舍,來回需要三四小時,所以我一去就是一整天。在那兒我的兩隻眼睛不夠用,隨時都可以看到心儀的著名演員和導演。我在那兒看到過趙丹、孫道臨、王心鋼、于洋、謝添、謝芳等。而且他們都是五姐的鄰居,常在蔥薑大蒜上互通有無。

 當年的北影是森嚴而神秘的,進去還要填表。後來五姐他們搬到北太平莊的北影生活區,八零年代初我帶兒子們去北京過暑假,那時候的北影也還很吸引我。在那兒還常見到當時的大明星,如劉曉慶、斯琴高娃、李秀明、張瑜等,並且跟她們成了朋友,為我以後為香港媒體的採訪工作打下良好關係。我就是第一個採訪劉曉慶的海外娛記。看見她們在食堂排隊買飯,排隊時閒話家常,討論什麼菜好吃。我也跟劉曉慶一絲不掛地在公共澡房洗澡,劉曉慶給我五姐帶來四川陴縣豆瓣醬。

 八十年代初,中國電影事業進入高潮期,那時候北影廠每個攝影棚都有戲在拍,我就躲在鏡頭後看得津津有味。在姐夫的介紹下,認識了謝添,當他知道我會說廣東話時,就請我為他的電影中一位扮演港客的演員配音(很短的一句話)。一輩子想從事演藝事業的我,這是僅有的一次「近距離」接近我的理想。

 現在的北影出入自由,大院則顯得破落了。破玻璃窗又髒又亂的大攝影棚空置在那兒,有的割據成各種培訓班,如美容、表演、化妝等,吸引著那些做夢的青年男女。每天見到他們穿梭其間,他們都做著章子怡、陳坤的美夢,希望一夜成名。誰知道呢?多年不變的有高大成排的樺樹和依然笑春風的黃色迎春花及紫色野花「勿忘我」之外,就是正門口永遠有一堆等待機會的「北漂」們。男女老少都有,等著被挑選出來做臨時演員。他們也做著王寶強的美夢。

 破落的北影大院仍然還有吸引我的地方,就是生活小區的那個賣地道北京式早餐的小飯館兒,去那兒吃早餐是我每天享受北京生活的開始。他們賣的東西有二十多種,給我帶來幸福的煩惱。從五姐家到小飯館兒要走十分鐘,在這十分鐘裡,我的腦子要做激烈的鬥爭:今兒個是吃豆腐腦兒加油條哩,還是小籠包加豆漿?是吃餛飩湯加芝麻燒餅哩,還是紫米粥加甜油餅哩……非常幸福的煩惱。及至走到小飯館兒門口還沒有最後確定,只有到時候信口胡說了。更美好的是買單不過五元人民幣。他們若在美國開店,一定會發財。

 因為有可愛的五姐,所以她的家很吸引我。近年來她的家更吸引我了,因為她請了一個非常能幹的阿姨。這個阿姨做的餃子和餡兒餅棒極了!尤其是餡兒餅,薄皮兒大餡兒、外焦裡嫩,一咬一流油,再配上香醋泡的臘八蒜,美味得天上人間。我一口氣可以吃六張餡兒餅,直到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才放下筷子,極沒出息。晚飯後,五姐、姐夫、阿姨和我打個衛生(不賭錢)的麻將,雖然他們都是高手,我是北京人說的「棒槌」,是現在流行語的「二」(都指傻子),可是亂拳打死老師傅的事時有發生。邊打麻將邊談笑,我在北京的美好日子啊!

 多年前在香港時,我們的鄰居王先生夫婦在大陸改革開放後,每年都回寧波老家過年。雖然他們在美國的兒子女兒邀請他們去那兒玩兒,王先生都說「下次」。他們回來後向我們講述他們在家鄉的美好時光:吃剛從竹林裡挖出來的竹筍、地裡的薺菜、河裡的鮮魚,子侄們的熱情招待、每天一大早村裡的兒童們就來敲門跟香港來的爺爺奶奶討香港帶來的糖果……可惜的是王先生沒有等到「下次」就過世了。地下有知,他會遺憾嗎?不會吧。那時候我也替王先生夫婦感到遺憾,去美國多好玩兒啊,老回鄉下有什麼意思?現在回想,這麼多年以來,我每次度假,第一考慮不都是北京嗎?一直想在四月去阿根廷,那時候阿根廷的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跳探戈舞,可是每次都以各種理由被北京代替了,心裡也想:「下次」。

 北京的變化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我這個胡同出身的「胡同妹」到北京就找不著北。當我用最純正的北京話(不是普通話那麼簡單)打聽地址時,常遭到被問者奇異的眼光:「您哪兒來的?(一口北京土話)連去王府井都不知道怎麼走?!」坐計程車時,以小人之心,怕司機故意繞道,就用老北京話說:「師傅,咱今兒個去前門大沙欄兒(即大柵欄)。」可當他問我:「您想怎麼走?」時,我就傻了眼兒了。正是唐朝詩人賀之章的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當我請兒子幫我訂機票時,他說:「又是北京?」是的,又是北京。我的家鄉。

相關新聞
穿梭機退役時 反思人類升空 (圖)
奮進號歷年任務(1992至2011年) (圖)
美國穿梭機家譜
阿爾法磁譜儀 (圖)
加州科學中心 (圖)
傳聞中的奧賴恩飛船 (圖)
減速傘 (圖)
張洹:把香灰請上畫布 (圖)
《三頭六臂》 (圖)
《春天》 (圖)
《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圖)
《草3號》 (圖)
《趙宇》 (圖)
張洹:消失的氛圍
台北市立美術館的「花見」──《莫內花園》 (圖)
百家廊:鄉音無改 (圖)
翠袖乾坤:主觀幸福感
娛視觀:票房「貧富懸殊」
琴台客聚:星期天的水果或果汁
生活語絲:黃順興起立發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