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北京:食、色、性、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主創人員談《北京的腔調》變身話劇。

——《北京的腔調》變身話劇

 話劇《北京的腔調》日前在北京舉行了觀眾見面會。胡赳赳的暢銷隨筆集《北京的腔調》,在編導阿避筆下,變成了三幕話劇。該劇針砭時弊、語言犀利,是關於「食、色、性、命」的討論。胡赳赳用「乾柴遇到烈火」形容自己與阿避、王秋實、林兆華等一幫男人在話劇《北京的腔調》這個項目上的一拍即合。

 《新周刊》的主筆胡赳赳是個「寫一些詩」的人,他最近的新書《北京的腔調》來勢洶洶,據說創造了一種可與「韓寒體」並駕齊驅的老辣世故又溫情傷感的「赳赳體」;導演阿避曾經在鳳凰衛視做編導,拍過關於知青、唐人街等題材並不輕鬆的紀錄片,後來轉投了林兆華的戲劇工作室;王秋實有一間傳媒公司名為「輔仁」,出自《論語》「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而林兆華,江湖人稱「大導」,說他是現今內地戲劇界的武林盟主怕也不為過。他們都在看《北京的腔調》。

 王秋實跟阿避是朋友,在飯館裡談論胡赳赳新書中的妙語時冒出將其改編成話劇的念頭,後來者若一定要探究這念頭的來處,最終也只得到午夜飯館充盈著二手煙的印象—那些思想的廢氣曾經年籠罩在塞納河左岸的咖啡館。阿避跟胡赳赳是朋友,雖然胡赳赳不甚明白一部由語錄和雜感組成的生活斷片集怎麼可以改編成話劇,但仍簽出了這本書的話劇改編權。阿避去問林兆華,大導對他說,應該用非戲劇的結構去結構這一齣《北京的腔調》。

 「非戲劇的結構去結構戲劇」一語玄機甚重,學院派解讀起來便說此語正對應如今後現代大旗高舉的消費社會。可說白了說開了,無非是告訴你一句「別玩虛的」,而這正又契合了所謂北京的腔調——「我能插科打諢,我也能正襟而談;我能跟您海聊天文地理,也能和您臭貧家長裡短」——高山大海我見過,豆汁兒焦圈就鹹菜絲兒我也常吃,皇城根下的市井生活,這就是北京的調調。

 可現如今,皇城根下的地價比金子還貴,市井怕是早已遷到五六環外,小民們還去哪海聊臭貧呢?網絡時代人們聚在論壇七嘴八舌,整日以屏幕為伴,聽著腳下的電腦主機發出機械特有的冷靜而恆定的嗡嗡聲,盼著各種消息通過光纜到達身旁發出此起彼伏的提示音。表面上是交流換了形式,但其實我們還在交流嗎?抽象問題留給哲學。

 好在還有飯局,這一北京城裡最平常而又最火熱的交際方式,人聲沸騰,煙酒交通,飯局是網絡時代中殘存的市井,明代有三言二拍,盡是在市井中「極摹人情世態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人與人之間蒸騰著血肉實體散發出的熱氣。如今導演阿避用飯局作為《北京的腔調》中如珠妙語的載體,帶著市井中摩肩接踵的一點熱乎氣兒,鉚足了勁兒,帶著一場飯桌旁酒肉中煙霧裡關於食、色、性、命的無稽之談,在仲夏夜開始狂歡。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江鑫嫻、實習記者 張乃丹 北京報道

 註:由林兆華戲劇工作室和輔仁文化聯合出品的話劇《北京的腔調》,將於6月28日至7月3日在北京東四工人文化宮開演,首輪演出6場。

相關新聞
今年流行什麼? (2011-06-03) (圖)
@北京:食、色、性、命 (2011-06-03) (圖)
《豆泥戰爭》生動描畫文明人爭吵 (2011-06-03)
嫉妒如何將人變成魔鬼 (2011-05-30) (圖)
《莫札特之死》 (2011-05-30) (圖)
編輯推介:神韻舞色:謝景蘭繪畫展 (2011-05-30) (圖)
名家推介:周光蓁博士:粵劇《李後主》(新繹本) (2011-05-30) (圖)
展覽:《富春山居圖》合卷.仿真本.香港展 (2011-05-30)
舞蹈:不加鎖舞踊館《水舞問》 (2011-05-30)
影像:NOIR黑色電影.法國×香港 (2011-05-30)
音樂:Loudspeaker Hip-hop x Band Crossover (2011-05-30)
創作對談:戶外展現多媒體藝術能量 (2011-05-30) (圖)
邱志傑戶外雕塑展《能量》 (2011-05-30)
編輯手記:綠色節電新概念:長草的插座 (2011-05-30) (圖)
張洹:把香灰請上畫布 (2011-05-27) (圖)
《三頭六臂》 (2011-05-27) (圖)
《春天》 (2011-05-27) (圖)
《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2011-05-27) (圖)
《草3號》 (2011-05-27) (圖)
《趙宇》 (2011-05-2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