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高鈺) 「香港有幾多個陳易希?這是幸運而已!」黃金耀從中學老師的高薪厚職,減薪一半投入下一代科研人才的培育工作,但這在香港幾乎是無人探索的領域,亦因此曾遭前同事「潑冷水」而大受打擊。不過,其一位年輕學生為圓科研夢想,在報考大學時棄醫科而選修物理,又一度與家人、老師鬧翻,不屈不撓的科學精神,卻令他深受感動而重新堅持信念,「在我心目中,他才是真正的科學家」。
學生遇難未退縮 燃良師決心
陳易希在05年「摘星」,令香港各界開始關注年輕人科研,但如何讓這股風氣持續,卻遠比想像中困難。黃金耀表示,自己雖然在06年放棄中學教席全職任科學創意中心總監,但卻遭不少身邊人「善意打擊」,也令他懷疑做錯決定,但當時另一位學生禤彥勳卻重燃他的決心。
他憶說,彥勳中六才參加科研比賽,但由於出身名校,校方認為參賽會影響學業,要求他專注高考,「校方以『安全』理由要求他每日4、5時離開學校工場,彥勳遂將之移師家中」。曾獲「明天小小科學家」的彥勳,雖然未有如陳易希般廣受關注,但在家人、老師的反對下,其對科學的堅毅卻毫不遜色,「現在他已於中大讀物理碩士,並擔任研究員,是真正的科學家」。
「小強」專家支援「科學接班人」
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張漢揚,是中學時獲科學啟蒙的「過來人」。他憶述指,自己44年前就讀中二時參加香港首屆「聯校科學展覽」,研究不同蟑螂的特性,那不單讓他成為半個「蟑螂專家」,更令科研探索思維深深植根。他表示,比賽展覽形式,正好讓中學生建立對科學的興趣和能力,也推動他參與計劃支援年輕的「科學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