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疤痕》局部
文:賈選凝
「80後」代表著甚麼?20多歲?新世代?創意無窮?活力充沛?資訊吸收甚廣?追求多多?浸會大學即將拉開帷幕的視覺藝術院畢業展2011,最大亮點便是對「80後」一詞的多重解讀。他們既是新番畢業生,也是即將步入社會趕上「80後」尾班車的年輕artists,因而他們對這一詞匯,大概最具發言權。他們用視覺詮釋理念,用跨媒介的多元作品,展現出了這一代人的不拘一格。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們有豐沛的感知,而對他們自身正面對的紛繁世界,他們有矛盾困惑,也有熱情無畏。因而我們特別聚焦於這些年輕畢業生以作品現身說法,關注他們的喜樂、感情和創意,關注他們與這個世界的對話方式。「八十:視覺」系列對談,將與大家分享是次畢業展中3位artist的展品,通過清談,我們會對「80後」族群有一番不同以往的理解。今次的「疤痕」篇,陳翊朗將首先同我們分享創作感受。
可否簡述自己的創作經歷?
陳:在我的創作當中,我嘗試由自己最深處的傷口入手,希望透過創作去了解自己最根本需要甚麼,害怕甚麼,去令到自己透過創作的過程反思,由了解自己作為最大的動力去投入創作。創作的靈感在現階段都是希望做一些與自己關係較大的題目,嘗試由自己心底的深處出發,希望透過了解自己,然後了解身邊的事物,再認識世界。在我的作品前期,其實嘗試過用很多不同的方法去搜集資料和創作試驗,好像我嘗試用調查去了解到底他人對我的疤痕有甚麼看法,亦試用其他藝術手法,如攝影、插畫、裝置藝術等去表達自己的意念和感覺,但最後發現錄像和倒模更加能夠表達我的意念。透過一些前期的準備和試驗,幫助我有效地了解到不同媒介的局限性和可塑性,嘗試把意念和創作更有效地連貫和表達出來。
這次作品的idea是甚麼?
陳:我的作品意念來自小時候因血管瘤而在頭上進行的一個大手術,自此,頭上便留下一條清晰可見、難以遮掩、卻又不能磨滅的疤痕,這條疤痕使我覺得自己較別人是次一等的,我就像怪物一般,而希望可以在這件作品中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疤痕,由疤痕去認識自己,從而再認識他人,透過作品去詮釋我對完整、完美和正常的想法。
希望觀眾如何理解你的作品?
陳:對於觀眾如何理解我的作品,在製作作品過程當中,我對疤痕有了另一種看待的方法,甚至是發現了對自己來說一種比較舒適的看待方法,對觀眾來說,這件作品只希望給觀眾多一個角度去對待自己甚至身邊的人身體上或心靈上的疤痕,想表達的是疤痕不是甚麼值得掩藏和迴避的東西,它只是身體的一部分,可以好像現在的我一樣,客觀地把它的存在看得更理所當然,把自己的存在亦看得更理所當然。
未來的創作方向會是甚麼?
陳:未來的創作方向我是希望再由疤痕出發,我曾經提到我希望由疤痕去認識自己,從而再認識世界,而這件作品只是一個起步,往後希望再試用不同的媒介,互相組合和串連,由自己的疤痕,由自己的身體和內心的感受去了解身邊的人、事、物及相互的關係。
|